第六十七章(第2/3頁)

“你啊,自己又不看緊了人,老九要什麽你就給什麽,如今來著急又有什麽用。”董鄂氏出身不低,剛嫁人的時候也有股子傲氣,把當家主母的架子擺得足足的,讓老九不敢往近了湊。如今爺們的心早就野了,她拉不回來便罷,肚子又一直沒動靜可不就著急了。

董鄂氏聽了這話苦笑著搖搖頭,剛想說都是未嫁人時那點兒傲氣把自己給耽誤了,可還沒來得及張嘴,就聽見外邊亂哄哄的,玉玳剛問怎麽回事,幾人嘴裏那些不省心的爺們就都進來了。

“喲,今兒可難得,你們哥幾個怎麽一起回來了。”烏拉那拉氏是嫂子,問這話倒也不失禮。只是等到人都進來才驚奇了一瞬,今兒除了常來打秋風的老九老十,竟然還多了個十三。

“嫂子,下午聖駕就要靠岸了,前邊沒什麽事兒,我就讓四哥七哥帶我到嫂嫂這兒來蹭個飯吃。”十三今年剛十六,正是個少年兒郎最意氣風發的時候,這兩年又在長個子,這會兒挺大一小夥子站在跟前瞧得人就高興。

“都說七嫂這兒吃的最多,最好吃,弟弟這一路就沒找著空閑的時候,今兒可不能錯過了。”十三還沒成親,就他光杆一個便一直跟在聖駕身邊,半大的小子沒什麽好讓他那些兄長忌諱的,康熙便老讓十三陪在身側,是沒什麽機會出來溜達。

“行,中午吃紙包魚,等著吧。”玉玳見下邊這些年紀小的阿哥不多,今兒總算好生瞧仔細了日後大名鼎鼎的怡親王。眼前的小孩兒比羅衍還小,眼角眉梢神采飛揚的瞧不出半點愁緒。可誰又能知道,往後他的路會那般坎坷又那般榮華呢。

“紙包魚?這什麽?”胤祥只聽說過七哥府裏吃的東西花樣最多,但是還沒見識過,這一聽就來了興趣,非要跟著去瞧瞧,還是四爺把人拉住的坐下,要不還真沒人制得住這位小爺。

要說是紙包魚,其實玉玳也找不到後世那種不透水不透油的紙。但廚子們總是有辦法,也不知他們從哪兒找來去年留下來的荷葉,大片的荷葉包住魚和配菜湯汁放在鐵板平底鍋裏一起加熱,等到荷葉都變了色,再拿刀從中間劃開,就是改良版川蜀風味的荷葉烤魚。

魚是新鮮撈上來的,配上開春剛長出來的青菜和蘑菇,和最後淋在魚上的花椒熱油,那滋味別提多爽了。上船之後吃河鮮吃得多,玉玳便又讓人把昨兒剛送上船的老母雞給燉了,反正下午就要下船,這些東西也不用留。

剩下的小菜玉玳就沒管了,反正帶出來的廚子個個手藝都比自己強,最後在配上炸得酥脆的小螃蟹和蝦米當下酒菜,這一桌子擺在甲板上的席面,倒是真不錯。四爺他們把桌子擺在外邊,又搬了屏風出去擋風倒是也愜意。

“嫂子,這魚真好吃,就是太辣了,嚯,這可真夠過癮的。”十三第一次吃玉玳這兒的風味,辣得直跳腳卻又停不下來筷子。清淡的雞湯擺在一旁來不及放放,就被十三咕咚幾口吞下肚。

正是辣的時候喝熱雞湯,這要是能解辣那才有鬼了。十三被辣得直跳腳,還是玉玳趕緊讓葡萄去廚房端了碗紫蘇楊梅來讓他含著,酸甜冰爽的楊梅汁水豐富,十三連吃了大半碗才算緩了過來。

幾個兄長看著弟弟愣頭青一樣笑得開懷,上船這麽久一直繃著弦在聖駕前陪著,也就這會兒了才算閑散下來,幾兄弟吃到一半還讓奴才搬了酒來,不一會兒就喝得微醺。

好在幾人都不是放肆的人,都知道船馬上就要靠岸,誰也沒真往多了喝。待到有奴才來回稟聖駕離碼頭已不足五裏的時候,幾個爺們便紛紛起身,漱口擦臉之後,跳上小船往聖駕那邊去。

玉玳瞧著他們慌慌張張過去的背影覺得好笑,這些個爺們,也就在自家福晉跟前擺擺譜,真要去康熙那兒了,還不是雞崽兒一般。送走了這些爺們,自己這邊靠岸下船換馬車都有奴才們打點,就是十來天沒踩在地上,剛上碼頭那一瞬,玉玳都覺得自己腳是踩在棉花上,要不是桃子荔枝扶著,差點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桑園既是地名,也是園名。園子很大,繞過康熙和太子住的主院兒,馬車又走了有一會兒才到地方。這園子本就是有人住的,據說是前朝留下來,如今也全是直隸數得上的好地方。

玉玳的老規矩,到了新地界兒不著急忙,把要住的地兒先收拾出來就行。可今兒說好了沒什麽事能早點回來的人,卻到了傍晚都不見影兒。派人去隔壁烏拉那拉氏和董鄂氏那邊問,也說人都沒回。

“先不吃了,你們把菜熱著吧,等爺回來再說。”現在不比在京城,就是想讓人去打聽也不敢,畢竟這一不小心就成了窺探聖意,那就死定了。可他不回來玉玳這心就放不下,別看胤祐是兒子,可兒子們在康熙跟前照樣得小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