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第2/3頁)

令儀是個外向的孩子,往自己這邊跑也從來不見外,見著自己嘴甜的喊聲嫡額娘,院裏哪怕是最規矩的大嬤嬤也挑不出什麽不是來。府裏就兩個孩子,姐弟倆又是同年生的自然就親近,孩子小不知道什麽嫡庶,能玩在一起就是對方的好姐姐,好弟弟。

兩人在畫舫裏邊吃得喝得正好的時候,桃子突然進來,“主子,船夫說前邊遠遠瞧著有艘大船,您看?”

這個湖面上除了自家哪兒還能有什麽大船啊,若是非要有那就只能是從暢春園來的。湖連著暢春園,但算不上暢春園裏邊出名的景兒,平常也不見有船過來啊。但既然是暢春園裏的,那怎麽說最起碼也是哪家娘娘妃嬪,要不再寸點就是康熙帶著人出來遊湖了。

“讓,叫船家趕緊讓開。”甭管是誰吧,還是先讓了為好。畢竟康熙如今都是帶著小妃嬪到園子裏來,這回宜妃和成妃可都留在宮裏。既然不可能是自家婆母,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讓了得了。

可這邊想躲,也要瞧另一頭準不準啊。大船這邊也老遠就瞧見畫舫了,報到李德全這兒,李德全再一問康熙,人康熙正閑著沒事兒,興致一來就不讓人躲了。

“不用讓,去叫那畫舫停一停,瞧瞧這是哪家的興致這麽好。”康熙一聽遠處也有人在遊湖,大概其就猜到是哪個兒子府上的了,暢春園只跟清漪園連著湖,一個在這頭一個在那頭,現在這時候能把畫舫開到湖中心的,十有□□就是老七家的。

兒子們府上的事兒,康熙大大小小都知道,老七家這個兒媳婦算是康熙聽得多的。平時不是個惹事的主兒,但也從來不消停,甭管什麽事兒到了總有她摻和在裏邊。

早些天老七帶著人回城,去老五那兒把他整個酒窖都搬空了,老五居然還捏著鼻子把這事給認下,反倒還多搭上幾只熏羊腿給老七的事兒,康熙還專門派人去查了。

老五是個好酒的人,也能喝,從小在太後宮裏養著,太後一直沒拘著過他,就覺得孫兒這樣才是真漢子。這回能任由老七把他存了挺久的酒都搬走,肯定是有什麽事兒。

那天產房的事兒不難查,查清楚之後李德全三言兩語就把事兒都給說明白了。康熙聽完到了沒說什麽多話,就是隔天上朝的時候,把法喀單提溜出來派了個差事。差事簡單又露臉,說不得還能賺一筆。

法喀這些年算是天子近臣,眾人也沒覺得哪裏不對。只有康熙明白這是個賞賜,賞他養了個好閨女,寬心又大方,有這樣的兒媳婦,自己兒子的日子才過得舒坦。

不像有些不識相的東西,自詡是皇親國戚又是太子的叔爺,就處處拿著勁兒驕縱霸道。更可惡的是還想左右太子,讓保成跟自己離了心。

這般不懂事的奴才,康熙念著舊情能忍一時,但怎麽可能忍一世呢。只不過南巡之時剛與保成鬧得不愉快,康熙不想再駁了兒子面子,才又忍了下來。

尤其有聽話的奴才比著,自然就更加不順眼。這回給法喀的差事便是從索額圖手底拿過來的。本應給索相家二爺的差事,康熙轉手給了法喀,這事索額圖心裏有數,只不過沒臉說而已。

都說事兒來了躲是躲不過的,既然大船上的是康熙,玉玳和他塔喇氏相視一眼,也只能老老實實跟著來請的太監乘小舟往大船那邊去。

船上除了康熙還有四五個常在答應和一個貴人,最高階的那個貴人玉玳還認識,就是鹹福宮之前那位陳常在,早些日子據說懷上了,如今已經是陳貴人了。

要不說還是年輕好呢,玉玳和他塔喇氏上船之後瞧見的這幾個小妃嬪,除了一個貴人,其余的打眼一瞧就都還是沒到雙十年華。玉玳今年都算是二十的人了,這康熙爺還真是口味夠好的。

陳貴人如今還在鹹福宮偏殿住著,但待遇和份例跟之前可大不一樣了,宮裏都傳著只要陳貴人肚裏懷的是阿哥,說不定往後還能更進一步,到時候就能分出鹹福宮,也是一宮主位了。

流言不知道從哪兒起的,反正傳得有模有樣。今兒打眼一瞧陳貴人春風得意的模樣,玉玳雖沒說什麽,但心裏卻基本有數,這位貴人,怕是在貴人的位子上就要到頭了。

給皇上請安沒什麽大不了的事兒,也就是碰上了走個過場,人當公公的也不好留兒媳婦在船上,看著自己與小妃嬪們飲酒作樂吧。所以說過幾句客套話,便又讓人退下了。

就是等自己上了岸,看著康熙差人送來的賞賜和帶過來的話,讓玉玳吃了癟還沒法說。人康熙說了,既然懷了孩子就不該往水邊去,從今兒開始畫舫就先別用了。

雖不是什麽正兒八經的聖旨,但也是人萬歲爺的話啊,再給玉玳十個膽子也沒法不聽。尤其得著信趕回來的胤祐,知道前因後果之後差點沒跳起來給自己皇阿瑪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