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第2/3頁)

這年頭能主動低頭老子可不多,如今都講究三綱五常,反正這輩子胤祐都沒見過他老子跟自己說半句這事他辦錯了。但府裏自從兩個孩子出生之後,玉玳便很習慣給兩個孩子認錯。

剛開始胤祐還覺著別扭,別的都不說,這麽點兒大的孩子,他知道對錯嗎就跟他正兒八經論這個。可別說還真有用,各家府裏的阿瑪跟兒子,只要兒子大一點兒就沒話說,尤其老四那邊,現在弘暉都成了他心頭一大難事。

單自家不一樣,孩子不受委屈便願意把心裏的事兒都跟大人說,尤其胤祐在府裏多是那個好說話的,弘曙弘倬有什麽事都願意跟胤祐說。胤祐現在最得意就這個,每次跟兄弟們在一起都得拿出來顯擺,遭人恨得慌。

“額娘,今兒阿瑪是不是有什麽事兒不順心啊。”兩個孩子從書房出來,便老老實實到玉玳這兒來躲難來了。弘曙手裏端著碗芋圓紅豆湯,一邊喝一邊跟玉玳瞎打聽。

在他看來自家從郡王府成了貝子府,阿瑪都沒拿孩子撒過氣,今兒得是什麽天大的事兒才能這樣啊。“兒子瞧著不大對,往常阿瑪不這樣啊。”

“剛從你阿瑪那兒撿了條小命回來你就又嘚瑟了是吧,趕緊的吃完回去做功課去。”現在這孩子比後世那些讀書的還累,白天在先生那兒讀書,晚上回來得做功課,每天早上還得早起練武打拳,且忙著呢。

“誒,得咧,都聽額娘的。”一聽自家額娘這話就知道問不出個四五六來,弘曙是個識時務的,三兩口把紅豆湯喝了,把嘴一抹便跑了。弘倬最是喜歡跟著他哥,見他哥一個人跑了,瞧了瞧還有大半碗的芋圓,幹脆也不喝了,跳下椅子蹬著小短腿就追他哥去了。

兩個孩子都走了,胤祐才晃晃悠悠溜達回來。玉玳見他一進門便故意板下臉,“怎麽著,自己不痛快就拿兩個兒子撒氣,七爺出息了啊。”

“沒有,這不是馬上就把那倆小子給放了嗎,沒怎麽著。”胤祐粘著玉玳坐下,軟了骨頭一樣靠在她身上,“爺可夠好說話的了,想當年在宮裏,皇阿瑪校考爺的時候,一個磕巴一板子,全打在爺的伴讀手心。每次一到那時候,爺都嚇得直哆嗦。”

胤祐每次一說起自己小時候的事兒,玉玳就當笑話聽。不過今兒不同些,這也算是胤祐回來這麽久,第一次主動提到康熙,“ 這事,過去了?”

“過不過去的不都一回事嗎,老爺子跟我不一樣,我這輩子也當不成那樣的人,爺爺沒弘曙弘倬那麽好的命,能留我一條命,恐怕都是老爺子心軟了。”是啊,當面戳康熙的痛腳,這也就是胤祐當時被逼急了,現在再讓他來一回,恐怕也沒那個膽子了。

這話胤祐說的輕聲細語,好像生怕驚擾了誰,但語氣裏也毫無怨懟和不忿,就像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一個既定的,無法改變的事實。他不再為其煩憂,但這個事實卻會長長久久的存在。

“想通了就好,只不過能不能別這時候了還不讓給您自己個臉上貼金啊。”玉玳聽他誇自己都好笑,有這麽臉皮厚的嗎。“你想通了,就趕緊把府裏的事兒都接過去,我可不伺候了。沒幾天就要中秋了,到時候事兒多著呢,爺準備準備吧。”

玉玳說的沒錯,想通了是一回事,但事到臨頭,還真不是想通就能行的。到了中秋這天,改了規制後七貝子府的車架一路往宮裏去,那回頭率可算是高了去了。還沒下馬車的時候,玉玳便一路都握著胤祐的手沒松,就怕這人嘴上沒事兒,其實心裏還較勁。

“我先往前邊去了,你去鹹福宮千萬不準在額娘跟前說我的不是啊。”胤祐回京之後這是頭一次進宮,之前原本想去鹹福宮請安,卻被成妃遞了消息出來給壓住了。

兒子出門吃了這麽大的虧,當額娘的心裏怎麽會不想見見兒子,只不過她更怕胤祐進宮又招了萬歲爺的眼,不如在府裏避一避的好。

“放心,我這人最厚道,保證不跟額娘背後說你壞話。”玉玳知道他是在故意打趣,怕自己這次進宮有負擔。其實說來跟以前哪有什麽不一樣呢,不就是朝服上的珠子變小了而已。這東西不當吃不當喝的,只要自己看得開,有沒有都一樣。

玉玳領著幾個孩子剛一進鹹福宮,成妃便心肝肉兒的喊上了。幾個孩子先輪流到成妃跟前去,一個個被瑪嬤好生抱過,仔細瞧過才脫身。

“這些日子苦著你了。”瞧完了孩子,讓嬤嬤把人都帶去側殿,成妃總算想起坐在一旁的兒媳婦了。“這一路要是沒你,還不知道什麽光景呢。”

胤衸回來之後,把一路上的事兒都給成妃說了。小孩兒在外邊故作堅強,不敢露出半點軟弱,到了成妃這兒總算能敞開了哭,哭得驚天地泣鬼神,只差沒抽抽過去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