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第2/4頁)

說是等消息,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玉玳這邊還好,鹹福宮裏有小廚房倒是也餓不著,在養心殿裏等著的可就吃了點苦頭。康熙領著自幼在太後宮裏養大的胤祺去了慈寧宮,這一去可就沒了消息,人也沒回來。此時此刻也沒誰敢說去打聽打聽,萬一觸了康熙黴頭怎麽辦,就只能幹等著。

養心殿裏沒有給這些王爺貝勒們準備吃的,再說這會兒也不是吃東西的時候啊。但一屋子皇阿哥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在府裏被伺候得好好的主兒,誰也難得嘗一次餓肚子的滋味。

這會兒一個個的聽著肚子裏邊咕嚕直叫,除了往死了灌茶水,再吃兩塊幹巴巴的點心,還真就沒別的法子了。養心殿角房那邊的水壺都從別處借了倆過來,畢竟吃的沒有,水總得讓人喝夠了。

看著外邊天色越來越暗,下邊小阿哥們都有些坐不住。反而是幾個大哥哥都還挺自在,除了跑茅房次數多了點,其余的一點著急的意思都沒有。

胤祐看著下邊以十八為首,坐在那兒扭來扭去不自在的幾個孩子,狠狠瞪了一眼才把幾個小孩嚇唬住。自己這幾個兄弟這些年等的事兒太多了,這才哪到哪兒。

這一等,還真就等到夜深了才有報信的奴才過來。看著小太監的神色,眾人就知道還沒到時候,果然一張嘴就是說太後緩過來。這會兒康熙和老五都親自在跟前伺疾,老爺子發了話,從明兒去兩個孫媳婦作伴,輪流進宮來伺疾。

本朝孝道為大,甭管心裏邊怎麽想,反正當下成了家的這些皇阿哥們全都忙不叠的應下來。只等到出了宮回了自家馬車上,才小小聲的抱怨一句,這可真夠折騰人的。

“你少得了便宜還賣乖啊,趕明兒進宮的是我,你抱怨什麽。”玉玳嘆口氣,“大嫂,廢太子妃都出不了門,明兒進宮的是三嫂四嫂,後頭就是我跟他塔喇氏。到時候你那天不許出門,在家老實待著,聽見沒。”

“知道了,爺肯定老老實實在府裏等咱家福晉回來。”伺疾這事就沒有輕松的時候,胤祐雖心疼但也沒法子,說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兒,跑也跑不掉。

玉玳進宮那天天氣還不錯,他塔喇氏跟自己不一樣,她在太後宮裏的時候比自己多,一路往慈寧宮去就跟自己說了一路該注意哪些。太後漢語不怎麽好,這麽多年都是蒙語滿語漢語混著來,而且習慣還是蒙古那老一套,現在人又有些糊塗,反正到時候不管她要怎麽著,都依著便是。

不過說得再多,不如自己親自體驗一回。昨天聽說烏拉那拉氏折騰到宮門快下鑰才回去,今兒玉玳剛一進門,就知道今兒輕松不了。貼身伺候人的活兒有奴才們,自然是輪不到自己。

但一進慈寧宮,太後身邊的大宮女就說了,說是今兒一早太後就有點鬧,有兩次都自己下床來往外走,一直念叨著要回去,可這都在慈寧宮住了大半輩子了,回哪兒去啊。

太後病得不輕,但也不是癱在床上不能動,不過這樣的伺候起來更難,還不如老實躺在床上的。玉玳看著太後身邊的奴才就只一個勁的勸老太後休息,可她們越這麽說老太後就越碎碎念叨得緊,簡直就是個死循環。再這麽下去,不是奴才們累死,就是老太後念叨暈過去。

“娘娘,要不您給說說草原上都有些什麽啊,我去倒是跟著去過一回,只不過什麽都沒瞧見,都沒怎麽出門又回來了。”他塔喇氏熟門熟路,這會兒已經親自帶著奴才給太後重新鋪床去了。自己只好扶著非要出門太後拐了個彎,慢慢坐在屋裏的軟榻上。

“啊?”太後就是想說而已,這些年心裏憋了太多的思念從來沒說出口,哪怕把慈寧宮裏邊所有裝飾器皿都換成草原上的,她還是思念得很。這會兒玉玳突然這麽問,她也不知道從何說起,“說什麽呢。”

這一問還真把玉玳給問住了,自己也就是順著她說,太後想說什麽那自己怎麽知道啊。不過人老太後也沒真打算問她,還沒等玉玳想好怎麽回話,太後便自顧自的說起來。

太後說的是蒙語,玉玳蒙語真一般,況且太後這神思也是一會兒清楚,一會兒糊塗的,一句話翻來覆去的說好幾次也是有的。玉玳就聽了個大概的意思,但並不妨礙她跟太後交流。

老太後突然說起的故事大概是蒙古草原上什麽節,反正什麽節日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節的時候,那時還小的太後就能出來玩,看草原上的兒郎賽馬射箭,晚上還能跟著大姐姐們一起跳舞。

太後話說得急,急起來就容易喘。玉玳便只能時不時的就打斷一下,故作天真的問些挺蠢的問題,讓太後只得回過頭來慢慢跟她解釋。

“你這丫頭,怎麽這麽笨呢。”問得多了,太後還嫌棄,只不過嫌棄完倒是也不生氣,靠在軟榻上緩過勁兒來,又還想繼續跟玉玳說那些幾十年前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