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第3/4頁)

自從太後走了之後,康熙的精神頭又比之前差了一截,這回一路到五台山來,一直在鑾駕裏外人見得少看不出什麽,但李德全心裏清清楚楚,康熙這是眼瞧著一天不如一天了。

“下午弘暉叫了那麽多人出去,就是幹這個去了?”弘暉叫了那麽多禦前侍衛過去,自然瞞不過康熙的眼睛。太子沒了復位的可能,老八那邊弘旺生了之後又開始蹦跶,可蹦跶來蹦跶去,卻越發的不得聖心。

只有老四,前些年瞧著不怎麽打眼,性子也不甚周全。可一步步走來他比誰都走得踏實。現如今哪怕康熙嘴上沒說,但心裏頭自己有數,往後怕是也就老四能依仗了。

既然看中了兒子,自然也要瞧一瞧孫兒,弘暉這個孫子康熙見得不多,如今看來還算過得去,雖比不得保成那幾個孩子親近,但處世辦事都已經很是有個樣子了。

“可不是嘛,萬歲爺您沒瞧見啊,好些個阿哥格格都是人中龍鳳啊,尋常人都不敢挨邊。”李德全嘴裏翻著花的誇,心裏也在感慨的確不敢挨邊,好些侍衛回來都還在說,誰敢挨淳郡王府裏大格格的邊,那鞭子舞得虎虎生風的,瞧著都滲人。

“那今兒誰獵得多啊。”康熙不過隨口一問,想都想得到,應當是弘暉最多,弘曙次一等。這都是奴才們捧著玩的,不會有什麽大差錯。

“回萬歲爺的話,今兒頭籌是淳郡王家大格格的。”李德全憋了這麽久,總算是把這個彩頭等來了,康熙最近精神頭不好興致也不高,好難得有這等能說來聽聽的事兒,李德全怎麽能放過。

“送來的野味也都是大格格打的,奴才去瞧過了,有只兔子準頭打得真漂亮,那功夫絕了。”胤祐寵著家裏格格習武的事李德全知道,但是沒想到不是鬧著玩,是有真本事的。

“哦?老七家的?”康熙聽著李德全說的,難得來了興致,李德全便仔仔細細,原原本本把下午的事兒都給康熙繪聲繪色的說了一遍,聽得康熙都不禁拍手叫好。

“咱家的姑奶奶,就該如此。”康熙送了不少女兒孫女去蒙古,沒一個不是面上謝恩私下斷腸的。如今沒想到老七家還出了個這麽灑脫的閨女,說來也算難得。不過孩子如今還小,親事還是再等等吧。

聽高興了的康熙晚上就讓人把獵來的都做了吃了,雖沒吃多少,但好歹動了筷子,喜的李德全直念佛。

康熙來五台山一趟,大半的時間都花在拜佛參禪上邊,召見眾人的時候幾乎沒有,有什麽事都全靠李德全傳口諭了。下邊跟著出來的,甭管是年輕的後妃,還是王爺貝勒也算是躲了閑,大半個月的功夫,大多都胖了。

可等到要回程的時候,看著從屋裏出來要走上鑾駕的康熙,兒子們的心裏還是不由咯噔一下,都嚇著了。這大半月大家都沒見老爺子人,沒想到短短二十來天竟然瘦了這麽多。

雖說民間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可一來康熙沒到那歲數,二來也不是這麽個瘦法,但哪怕是幾個最前邊的王爺也不敢多說什麽,只不過回程一路都不敢掉以輕心,等護送康熙回了紫禁城,才算松了口氣。

原以為這一趟出門就算是沒驚沒險的過去了,但誰也沒想到第二天就下了聖旨來,普免天下錢糧稅收三年。這聖旨一下,四爺頭一個氣得差點當街罵娘。

好在如今除了戶部,吏部的事四爺也抓了大半在手裏,這樣一來就還有騰挪的余地,要不然依著四爺的性子,合該現在就進宮諫言去。

六次南巡,年年去塞外,還不算時不常的東跑跑西逛逛,國庫早就空了。現在倒好,去一趟五台山祈福,轉眼又免了三年的錢糧,萬歲爺倒是得了萬歲的名聲,就是不怕逼死了下邊的臣子和兒子。

得著這消息的時候,胤祐正好在山海樓跟胤禟胤祥掰扯出海的事兒,這些年毛子那邊商路走得順,胤禟便又開始想出海的事。廣州十三行如今是個熱鬧地,胤禟不插一手進去,總覺得吃了虧。

按照他的想法,頭一回出去不貪心,東西用不著帶太多,但船一定要頂好的,這玩意不是只用一趟的事,只要這條路走出來了,那一條船就是一個生金子銀子的寶貝疙瘩啊。

胤禟說得頭頭是道,胤祐聽著倒是無所謂,但架不住自家這些年一直跟胤禟合夥,早就分不開了。十三是新加進來的,他如今不得康熙喜歡,總得給府裏找些進項,要不再是貝勒爺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

聽到這消息的時候,三人對坐著半晌沒說話。胤禟這些年跟銀子打交道最多,若說四爺是握緊了朝堂之上的錢袋子,那老百姓的錢袋子誰最了解,就莫過於胤禟了。不是說免錢糧不好,但這般一刀切,除了康熙得個聖明的名聲,其余的真是半點好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