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西椒殿姑侄閑話

三皇五帝,皇在前,帝在後。

皇字在很多人看來,乃是至高至聖之字。

蝗蟲的左邊是蟲,右邊是皇,在害蟲裏面,對農耕造成的傷害單單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一旦成群結隊的飛躍而過,地上寸草不留,更別提莊稼了。

很多人以為蝗蟲是上天派來懲治人間的使者,只要是君王或者是諸侯無道,屬地裏面才會發生蝗災。

西伯侯所震懾的西邊二百諸侯一直以為西伯侯是一個仁義君子。

只有在朝歌城的大王才會荒淫無道,但是蝗災沒有在朝歌附近發生,反而是從西岐那邊兒蔓延過來。而且,若真的是怪罪在大王頭上,那應該前一段時間就應該爆發蝗災,而不是太子剛剛接手大權就爆出這樣的災難。

不少人心中動搖。

走還是不走,若是不走,屬地受災民不聊生,到時候餓死的人不計其數。若是走了,豈不是證明對西伯侯沒有太多的忠心嗎!

西邊的二百諸侯今天晚上都沒有睡著,這個時候特別的羨慕起北邊的諸侯來,北邊的那些諸侯一直以來桀驁不馴,雖然有北伯侯帶領群臣,但是這些諸侯個個敢跟北伯侯頂撞。

南邊兒的諸侯們也敢在南伯侯跟前倚老賣老。

聽說東邊兒的二百重鎮諸侯也不是個個都俯首稱臣的。

不過話都說過來了,有人敢反朝歌,怎麽就不敢反了伯侯。

第二天一早就有四五十位諸侯收拾東西結伴上路。

緊接著第二天下午就有很明顯的幹燥之風從西邊刮了過來,風中沒有任何水汽,有那些有經驗的老農都知道西邊遭了幹旱。

有了幹旱,那就容易滋生蝗蟲。

有了蝗蟲豈不是離蝗災就不遠了?

第三天又走了一百多諸侯。

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殷郊還有些奇怪,吃飯的時候忍不住問女荒。

“姑媽怎麽就能知道西邊馬上就有有幹旱了?”

女荒並不告訴他,也只是笑而不語。

當然要讓西邊幹旱,只有讓西邊減產,讓民眾和奴隸勉強掙紮在溫飽線上,就沒有多余的糧食充作軍需。

如此兩三年下來,把多余的糧食消耗完了之後,他們沒有糧草,如何行軍打仗?

用筷子夾了菜放到兩個侄兒碗裏,告訴他們兩個要把飯菜吃完。

也只有殷洪吃不下,“姑媽,要是他們橫征暴斂,餓死了子民怎麽辦?”

“等到那邊真的受災了之後,咱們派人攜帶一些糧食去賑災,目的是告訴子民們,朝廷並非橫征暴斂,反而會免了他們當地的進貢。咱們既然免了進貢,又給了賑災的糧食,那麽西伯侯他們家不得不開倉放糧,畢竟他們家靠仁義的名聲吸引人心,若是現在不開倉放糧他日怎麽能收攏民心呢。”

女荒這麽說完,殷洪趕快點了點頭,只要不把子民們餓死,怎麽做都行,小家夥總算心中沒事了,低下頭扒拉著碗中的飯菜。

女荒又給他們兄弟個夾了一筷子蔬菜,看著這兩個侄兒一邊吃飯自己在一邊思考,殷郊的年紀大了,又經歷了母親死亡這一件事兒,再加上逃難的時候又被磨礪了一番,現在有了一些冷硬的心腸。

他平時對那些權謀之術非常在意,只要能學向來不厭多。

他弟弟殷洪保留著一份赤子之心,反而容易心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將自己身後的江山傳給殷洪,女荒在心中對兩個侄兒其實是有偏頗的。

女荒就喜歡殷洪這種乖乖巧巧心思細膩柔軟的人。

但是作為一個君王,她也知道仁義雖然是君王的美德,但君王就應該一手拿著麥穗兒,一手持著寶劍。

心中想著趁著侄兒年紀還小,這個時候趕快教他,等到他日戰事一起自己自顧不暇,教導兩個侄兒的事情肯定要推後,這兩個孩子越長越大,怕是以後有了自己的心思就不太好管教了。

想到這裏跟他們兄弟兩個吩咐,往後讀書都讓他們兩個來自己跟前。

把飯菜收拾了之後,女荒正打算教導兩個侄兒讀書,就聽說外邊兒鄂順要來拜見。

女荒不解的問女甲:“他來幹什麽?難不成是要向孤辭行?辭行這種事兒今天在朝堂上他們父子兩個已經拜別過我們姑侄了。”

“不如將他叫進來問問。”

肯定要把人叫進來問問,鄂順穿著一身盔甲,進來之後俯首帖耳拜見了之後在一邊兒跪坐了下去。

“今日打攪公主了,我們父子馬上就要離開朝歌,臨別之際前來聽公主訓斥。”

這話就說的有意思了,女荒覺得鄂順這個人向來懂事,這個時候明白他的來意了。

這一番意思就是要表明往後事事以朝歌為準,或許還有其他更私密的事不能在朝堂上說,私下裏面他願意為朝歌去做。

跟聰明人說話根本不用點的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