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懷孕(下)(第2/4頁)

王夫人眉頭皺了皺,她倒是沒有王珞那種道德底線,但是糧食向來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裏,崔家也算是大族,但肯定比不上鄭家、蕭家、裴家這種頂級大世家,遇到災年,往往都是這些家族私庇人口的好年景。崔家能有多少錢?多少糧?怎麽敢蹚這種渾水?

王夫人知道外孫女自成親後,就心心念念想著賺錢,她語重心長的對王瓊說:“阿寶,這種事我們就別摻和了,我們家業太小,也賺不到多少錢,反而容易被人當替罪羊頂罪。”

王瓊不服氣的說:“我們偷偷摸摸的賺錢,為什麽不行?”王珞幾年前那次絲綿不就大賺了一筆?等日後她還利用黑石(煤炭)把突厥都掏空了,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結果那些文官還大肆宣揚王皇後慈善仁愛,乃天下至善之人。

王夫人知道不跟孫女說清這其中的道理,孫女可能會做傻事,她輕嘆一聲:“你說我們家能有多少錢?又能囤多少糧食?且光囤了糧食就有用嗎?還要有人守護,萬一真亂起來,家裏哪還有什麽心思護著糧食?護著人還來不及,所以我們不蹚這渾水了。”

王夫人自知自家手段,讓她安安分分賺錢可以,要讓她冒險賺大錢,她是不敢的。王夫人暗自腹誹,怎麽阿寶和阿石一樣,都膽子大得出奇?王珞之前賺絲綿的時,只跟良國公說,王夫人並不知道,直到前段時間王珞又找良國公合作,說是要開書鋪,良國公手上沒錢來問王夫人要,王夫人才知道這丫頭之前膽子有多大。

借了錢莊的錢去賣絲綿,王夫人聽著就頭暈,萬一要是虧了,這丫頭想怎麽辦?傾家蕩產還嗎?所以聽說開書鋪,王夫人下意識的就想否決,偏偏良國公對這外孫女莫名信任,應是從她手裏扣了五萬貫,又自己添了十萬貫,偷偷的送到了外孫女城外的莊子上。

祖孫兩人還煞有其事的寫了一份契約,說好了要分多少股給老頭子,什麽五年之內不分紅,五年之後按照比例分紅之類的。王夫人真覺得老頭子是鬼迷心竅了,賣書能賣多少錢?可是老頭子被那丫頭迷了心竅,她想著王珞帶來的資源,也就睜眼閉眼了。

王夫人來鎮國公府時,沈夫人帶著世子夫人楊氏也一起來了,王珞既然請了姐妹、外祖母,也不會忘了娘家人,不然大家說起來也難聽,生活在一個人情社會,跟前世那種自己房門一關,鄰居家姓什麽都不知道的社會不一樣,很多事還是要講究點的。

沈夫人跟王夫人自然是親熱的,楊氏也拉著崔氏的手說的不停:“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阿崔現在容光煥發,要在外面我都不敢認你了。”

崔氏被楊氏誇得難得臉紅了,不過她的確人逢喜事精神爽,現在天天跟著女兒進補,女兒不見胖,她反而胖了些,不過她這個年紀,即使稍稍有些胖也好看,反而更顯少婦韻味。沈夫人看了兒媳好一會,要不是兒媳帶著兒子住在國公府邸,這別院也在內院,她非懷疑媳婦後面有人不可,這樣子滋潤的也太好了。

崔氏對楊氏說:“都是阿石,總說自己喝不完那些補湯,非要跟我一起喝,結果她沒胖反而我胖了。”崔氏對王珞也是操心,話說誰家孕婦跟她這麽折騰,即使懷孕了,也不見她安分,還天天跳舞,上回看她仰躺在地上,兩只手撐住整個人在地上一動不動,崔氏嚇得臉色都變了,說來還是女婿淡定,把女兒抱了起來。

崔氏現在是真覺得找個老男人好,看姑爺對女兒多好?當然老男人要姑爺那種沒成親過的,要是成親了就不行了,王朗這種老男人崔氏越看越厭煩。她也暗暗慶幸,女兒懷孕的早,她可以名正言順的借著照顧女兒的借口留在鄭家。

至於之前女兒說要送兩人離開的事,臨海親自找崔氏談了一次,她和顏悅色的給崔氏道歉,又說了鎮國公準備親自教導王小四,崔氏哪裏受得起大長公主的歉意,被臨海幾個忽悠,她立馬答應了,說要讓王小四留下來。兒子、女兒在鄭家,她回王家做什麽?跟王朗相看兩相厭嗎?崔氏理所當然的留下來照顧女兒了。

王夫人看著紅光滿面的崔氏,再看看一臉憔悴的王瓊,心中微微嘆氣,她就沒想明白,明明阿寶是王朗教養長大的、王珞是放養長大的,怎麽兩人區別就這麽大?她也不求王瓊能像王珞那般攀高枝,但也不能找個上不了台面的寒門武夫吧?

崔氏和婆母、嫡母、長嫂聊得愉快,王珞跟二娘、王瓊聊得也挺開心,二娘、王瓊都是生養過孩子的婦人,兩人可以給王珞不少建議,在王珞提出想要找兩個身體健康,又跟自己差不多月份的孕婦時候,二娘還暫時想不起好人選。

倒是王瓊說:“你要是不簽賣身契的話,孟郎有個兄弟媳婦,倒是跟你差不多月份。”孟繼宗的兄弟好歹都是良民,肯定不願意簽賣身契,但活契的話就沒關系了,等時間到了,她就可以自行回家了。王瓊想著外祖母之前的提醒,也有意交好王珞,她實在不想再廣安坊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