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頁)

婆母心情不錯,秦雲月斟酌著將傅容的擔憂說了。

林氏聞言,心裏有些復雜。

她再羨慕喬氏,都不得不承認,喬氏很會教女兒,傅宛溫婉端莊,傅宣清貴秀雅,就連平時看起來只會撒嬌打扮的傅容,心地也善良,真正關心她的傻女兒。

“知道了,這事不用你插手,我心裏有數。”

當晚熄了燈,林氏靠在丈夫懷裏感慨道:“潤之有了心上人,我瞧著那姑娘也不錯,等他們倆的親事定下來,我也能安心給晴丫頭找個好婆家了。對了侯爺,上次你看上的那幾個,母親怎麽說?”

傅品川嘆了口氣:“母親不願意,還是舍不得她遠嫁吧。”

林氏心裏冷笑,丈夫夠有心了,選的都是距離京城兩三日車城的府縣,就這還嫌遠?

嘴上卻道:“既如此,咱們就在京城找戶人家吧。侯爺,我仔細想過了,晴丫頭當年畢竟還小,一時想左了也情有可原。這兩年她一心一意照顧母親,乖巧地讓人心疼,咱們別再抓著那點小錯不放了,原諒她一次,這樣她留在京城,也好常常回來陪母親解悶。”

傅品川扭頭看她:“你真放得下?”

林氏嗔了他一眼:“敢情在侯爺眼裏,我竟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

傅品川連忙賠罪。

妻子嫁過來後孝敬公婆關照妯娌,乃是難得的賢妻。

次日傅品川照舊早起上朝,林氏照常處理侯府大小事宜。

上午阿福過來回稟,說是沈晴讓她打聽今日林韶棠有沒有出門。

林氏端茶思忖。後日林韶棠就要回西山書院讀書了,沈晴今日多半會做點大動作,因此她給了一個肯定的答復,便讓阿福回去復命了,緊跟著派人去給傅宥傳話,叫他將林韶棠請到他那邊指點功課,哪都不許去。

晌午用完飯不久,就在林氏準備歇晌時,阿福又來了,遞給她一張字條。

看清上面的字跡後,林氏愣了一下,問阿福:“表姑娘已經過去了?”

阿福輕聲道:“是,沒讓我們跟著,只命我將字條交給表少爺,借口都替我想好了,讓我將字條夾到這本書裏,見到千裏就說我是半路遇見夕月的,夕月肚子不舒服托我轉交。”

夕月是傅寶身邊的大丫鬟,就算林韶棠納悶為何夕月會將書交給沈晴的丫鬟幫忙,看到裏面暗藏的傅寶“親筆”寫的字條,恐怕也會高興地忘了懷疑。而且沈晴極其用心,字條上對林韶棠的稱呼居然是傅寶慣用的“書呆子”。

林氏問阿福可知沈晴的具體計劃。

阿福搖頭。

林氏沉思片刻,鄭重囑咐道:“好,這事你們就當完全不知情,回頭侯爺問起,你們只說表姑娘睡下後你們也歇晌了,並未察覺表姑娘偷偷溜了出去。”

阿福領命而去。

林氏立即派人去請傅宥。

“母親叫我?”傅宥很快就過來了,早上得了母親的吩咐,他心裏便存了疑惑。

林氏將字條遞給他,又把前因後果快速解釋了一遍。

傅宥攥緊紙條,面色陰沉,見書桌上紙筆齊全,問林氏可有沈晴的字跡。

林氏還真有,沈晴抄過佛經給她,沒有多問,急急去翻找。

傅宥看過,提筆站了足足一盞茶的功夫,開始寫字。

林氏在旁邊瞧著,震驚地瞪大了眼睛,只因兒子寫出來的,竟然同沈晴的一模一樣,甚至每個字的最後一筆都有些急促,顯示出主人心裏的緊張,聯系字條上的內容,任誰都能理解“她”為何緊張。

“母親記住,她只給我寫了字條,這張我給韶棠看過後便會燒了。接下來的事情全部交給兒子,母親只需囑咐好那些丫鬟,回話時別讓父親起疑。”

林氏眼睛發酸,她將兒子拉進來,為的就是讓兒子出面揭穿沈晴的嘴臉。她出面,丈夫很有可能猜到她是將計就計陷害沈晴的,屆時就算沈晴有錯在先,她身為舅母不訓誡她反而誘導她繼續犯錯,丈夫都會不喜。換成兒子出面,這事就容易撇得幹凈了。

而她的潤之那麽聰明那麽沉穩,洞若觀火,偏偏明面上他再不能喊她母親。

含淚送走山嶽一般可靠的兒子,林氏趕緊派人去喊阿福過來,另作安排。

~

侯府竹林裏有間竹屋,供主子們夏日過來小坐消暑。

沈晴站在窗前,遠遠瞧見林韶棠走了過來,她迅速躲進內室,點上老太太送她的逍遙香。

只要她跟林韶棠成了事,事後再說自己也是被人騙來的,以林韶棠的君子品性,定會對她負責。

這香藥效太重,哪怕沈晴用帕子捂住口鼻,漸漸還是感受到了一陣無力,伴隨一股莫名的燥.熱。

幸好,門外響起了林韶棠喊傅寶的聲音。

沈晴將帕子藏了起來,閉上眼睛裝作昏睡。

門外,林韶棠喊完人,疑惑地看向從另一側悄悄靠攏過來的傅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