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表演(第5/6頁)

“勁兒大。”朱棣插話道。

馬皇後禁不住笑了,“是呢,我們做農活的都手勁兒大。”

馬皇後也會彈琴,卻在這時候表態把自己和徐青青歸類為‘我們做農活的’,顯然就是站在徐青青這一邊了。

朱棡蹙眉瞪一眼謝氏,嫌她多事。

“我這也是好意麽,以為四弟妹想學。”謝氏笑著說罷,便略過此事,贊起秦王妃琵琶彈得好。

皇帝興致正高,秦王妃便只好也獻藝了,皇帝便同樣給了贊美和賞賜。

秦王妃在謝恩的時候,一貫秉承著她的謙遜姿態,表示自己是拙技,遠不及太子妃和晉王妃的才藝好。於是謝氏順勢就接話,稱贊起太子妃所吹奏的笛聲有多美妙。

徐青青聽到這裏,要是再不明白謝氏的目的,就是傻子了。局面果然發展成了太子妃也獻才藝了。

她一邊聽太子妃吹笛子,一邊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不必在意。”朱棣道。

徐青青扭頭瞄一眼他,“剛才王爺給我體面了,我又豈能在這種時候給王爺丟人。”

多數人只會看表象,看結果,結果就是別的皇家媳婦都展示才藝了,唯獨你燕王妃不行,果然是鄉野出身的泥腿子在正經場面只有丟人現眼的份兒。

更不要說在場的人中,還有故意針對她的謝氏,和巴不得要她命的常明珠。但凡她有一點把柄被這倆人抓在手裏,倆人肯定都想使勁兒地詆毀她。

妻子的體面是男人的臉,她出醜了,燕王自然也會丟臉,受牽連被嘲笑。這個嘲笑可不是之前送醜絡子那種無傷大雅的玩笑,是正正經經的嘲笑了。

“既然嫂子們都獻了才藝,兒媳也不大好落後了。”徐青青在太子妃受賞之後,主動起身表示。

馬皇後忙道:“不過都是鬧著玩兒罷了,不必掛心。都吃了你出主意做的鹹鵝蛋,她們還不會呢。”

皇帝這時候也笑著應和一聲,才反應過來這四兒媳怕是沒才藝可表有些難過了。她自小流落在外,沒得機會學這些,卻不是她的錯。

“才剛我聽弟妹說略懂音律,莫非也會什麽樂器?”謝氏見帝後都在為徐青青掩飾,忙攪了這局。

“算不上會,跟嫂子們比就什麽都不是了。”徐青青略躊躇道。

“哎喲,這還客套什麽,都是一家子人,我們還能笑話你不成。不知弟妹所擅何種樂器,是笛、琴還是琵琶?”

朱棣微蹙眉,凝眸看向徐青青,他也很好奇徐青青到底會什麽。她鄉野出身,一直在道觀生活,平安觀他住過很久,從不曾見有過那裏有什麽琴或琵琶的樂器。一個道姑若會這些,加之她之前還看過《資治通鑒》……

“都不是,”徐青青幹脆道:“是嗩呐。”

一瞬間,大殿內安靜了。

嗩呐?他們沒聽錯吧?燕王妃說她會嗩呐!?

從沒見過哪一位大家閨秀會去學這種樂器,這嗩呐在民間一般都是在唱戲或婚喪嫁娶的時候吹來用的,吹起來可費力了,有的男人都學不成。而且這女人鼓著腮幫子去吹,在儀態上著實有些不妥。

“小時候跟師父的一位好友學得,觀小香火少,常會缺錢少糧。故聽說誰家有喜事,我就去吹兩下湊個熱鬧,順便討得幾文賞錢,讓師妹們可吃上一口饅頭。”

試問才藝不夠主流怎麽辦?靠賣慘,走情懷,先拉起一波同情來,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便沒人敢隨便笑話你了。

“這孩子少時雖不幸命苦,卻始終仁厚心善,聽著可真叫人不禁喜歡又心疼。”馬皇後紅了眼睛,轉頭跟皇帝會憶起他們夫妻在民間的事來。

皇帝本就是什麽勛貴出身,這嗩呐他自然也都熟悉,以前偶有一次還試吹過。故而對徐青青會嗩呐這件事,他不僅不會嫌棄,還覺得很親切。

“這倒讓朕還真想聽一段。”皇帝感慨道。

既顧慮儀態不佳,便設了屏風。

嗩呐聲起,曲兒小,腔兒大,高亢沖霄,這之後音不間斷而綿長,幾乎一氣呵成。

皇帝聽此曲竟不禁想起自己從年少拼搏至今的種種,有沖勁兒高亢,大獲全勝、稱霸天下的快意,也有受困吃苦,痛失兄弟的悵惘,更甚至想到了鳳陽老家那段年少吃苦卻又無憂無慮的時光。

待曲畢,皇帝許久才回了神兒,馬上問徐青青:“好曲,何名?”

“《衣錦還鄉》,為授學嗩呐的老師父所作。”徐青青總不能告訴皇帝這是現代的曲子,但原主也會嗩呐這件事,確有其事。說起來她跟原主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孤兒,都學醫藥,都會嗩呐……

皇帝呢喃了一句名字,難怪自己會有那一番感受,“好,很好,極好!”

連誇了三個不同程度的好,可見皇帝陛下是真喜歡燕王妃這首嗩呐奏曲。單單從評價上就知道,太子妃和兩位王妃才剛所獻的才藝,遠不及燕王妃這一個更討陛下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