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鳳求凰(第2/3頁)

“什麽羨慕不來?”

多寶遂沖發問的趙公明招了招手,附耳道,

“師弟莫說我坑你。你要真的害怕被老師責難,為兄可給你指一條明路。”

趙公明眼一亮,“大師兄請說。”

“在老師見到你之前,先求好小師妹幫你說情。”

“小師妹?為何?”

大師兄笑呵呵搖頭晃腦,“不可說,不可說。時機到了你自然知曉。”

趙公明:……

莫名覺著,大師兄裝逼的神態,宛若頭頂生金光——像極了佛門忽悠人去極樂世界的樣子。

錯覺,絕對是錯覺。

雖然覺得多寶的態度奇怪,但大師兄處事穩妥靠譜的形象深入人心。待幾個師妹出了大陣,趙公明還是在多寶的擔保下暗搓搓找了嬋玉。

聽了趙公明的話,嬋玉窘迫了一下,隨即保證會幫他求情,讓他放心。

而後善意地提示,日後見了教主千萬別主動提這事。他若不提,過了也就過了。若是提了……保不得聖人容易惱羞成怒,重重追究他不敲門而入的放肆。

趙公明表示小師妹說的話跟大師兄一樣,他不提便是。

原以為這回紫霄宮之議還跟上次那樣,十來天就結束。誰知在東海海眼守了一個月,沒有等回來聖人,卻等來了周兵圍困朝歌的消息。

傳訊而來的,是身處周營的敖丙和哪吒。

只因金靈聖母之徒聞太師,欲死守朝歌。有元始天尊定下不得同門相殘的規定,他們這些三代弟子頗有些束手束腳。只好傳訊與金靈聖母,讓她親自去管教徒弟。

截教護徒是一脈相承,金靈聖母對聞仲也是關切的。得此消息,低嘆一聲,隨即就打算去朝歌提人。

嬋玉想著自己在凡間還有許多熟人,閑著也是閑著,便與金靈聖母一起去了朝歌。

爾時正值春三月,草長鶯飛,繁榮興茂。

天下八百諸侯,各處小諸侯不計,共合人馬一百六十萬齊聚朝歌城下。嬋玉至時,便見得城外行營方正,遍地兵山。好不威風。

偌大個朝歌城,在重兵圍困之下已然是大廈將傾,回天乏力。

懸立於朝歌城外,金靈聖母便喚出了聞仲。

聞仲與她,在俗家也算是長輩。嬋玉不好多聽,看見聞仲騎著墨麒麟出來,便躲去了周營。

紅衣少女似一縷清風,無聲而至。

只因不想太過聲張,又惹來一眾三代弟子拜見,擾亂了秩序。遂刻意用靈力模糊了身形。縱與巡邏士兵擦身而過,也沒人去關注她。

本想去看看自家父兄,不料營裏諸侯太多,行營交錯。走了幾步竟迷失了方向。

才猶豫是不是找個人問問,忽聽得一陣琴音自高處傳來,極為悅耳。好一似流水蜿蜒,清幽古靜,又藏了些許愁緒,委婉連綿。

嬋玉心中一動,只覺那琴聲不凡,竟連自己準聖的心念也能為之觸動。便舍了原定計劃,順著琴音傳來的地方走去。

百來步後,爬上個小土坡。見一男子,坐在高處的石上撫琴。

嬋玉見其人豐姿都雅,目秀眉清。除了氣質更成熟內斂,外貌與當年在汜水關外初見的模樣竟也沒有太大差別。仍似那春日和煦的微風,溫文爾雅。

琴音在嬋玉到來後戛然而止。

伯邑考放下琴,輕輕揮袖掃去身側的石面上落下的花葉。語聲溫和,淡淡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既然來了,何不坐下聽琴?”

說來也是奇異,今日的伯邑考,昔日的姬昌。分明都是凡人,卻能在撫琴時察覺到修士的存在。莫不真是撫琴時心靜通了靈,才能有這般神異?

嬋玉心裏驚奇,倒也無需躲藏。

便走過去,現出身形,施施然往石上一坐。笑道,“姬家哥哥掃榻以待,我只好厚著臉皮坐下了。”

看清嬋玉的模樣,伯邑考面上露出些驚喜之色。

“原來是嬋玉妹妹。上回得妹妹所救,一直不曾當面謝過。未曾想還有得見之時。”

嬋玉見他要拜謝,連忙擺手,輕笑道,“我為聽琴而來,哥哥若是要謝,就請為我奏上一曲吧。”

伯邑考微怔,旋即含笑應下。重新坐在石上,靜默片刻。溫柔的眉眼看了看身側一臉好奇的紅衣少女,方撫弦奏響。

那琴音與先前的清幽寧靜不同。似鳳鳥輕啼,音節流亮。旋律旖旎綿邈,而不失清透明快。如訴如慕,似將某種隱秘的心情寄予琴音,娓娓道來。

琴音漸入得妙處,萬籟俱寂。忽聽得半空一聲鳳鳴,好似金聲玉振,與琴音相和。

嬋玉仰頭,便見得一團五色雲氣盤旋,斑斕彩羽隱隱若現。盤旋著,降下五彩靈光,映著琴音,如夢似幻。

一曲奏罷,翠衣的青年飄然而下。

放下瑤琴的伯邑考看著那風華絕代鳳眼薄唇的青年,淡笑道了聲,“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