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庫峪工業區

這個“臨時工”的期限跨度,之所以會從三個月到三年之間不等這麽大。

主要就是因為,從各地趕來的工匠手藝高低不一,有的是擁有家傳手藝聞名鄉裏的石匠、鐵匠。

有的則是自己琢磨著會刨幾下木頭的野木匠,還有真正懂得營造之法,會架橋、蓋房子、築壩、鑿井的大匠。

這些人加入天工門之後所受到的待遇自然也不一樣,根據勞作付出積累的“宗門貢獻積分”額度也不一樣,自然要遠比那些只會幾下莊稼把式的野木匠晉升速度要快得多。

而加入天工門成為[工徒]之後,可以根據自己最擅長的一門手藝,來選擇一項基礎匠術。

通常跟木匠活有關的手藝就學《五行營造法式·木經》之中的[曲木術],跟石匠、泥瓦匠有關的手藝就學《五行營造法式·土經》之中的[移土術],而跟鐵匠活、燒炭、燒瓷有關的手藝,就學《五行營造法式·火經》之中的[火花術]。

除此之外,再想學習其它的匠術,就得繼續積累“宗門貢獻積分”來換取了。

而想要提升匠職,則需要將第一個基礎匠術提升到九級,以及所掌握的手藝精湛到足以通過上級工匠的考核,就能成為[見習小工],擁有參加天工門每月十五召開的“門內考核”資格。

工匠一旦通過“門內考核”,就可以去掉“見習”二字,領取到屬於自己的獨有“工牌”。

上面不但記錄了他們的身份信息、匠職類型、匠職等級,而且還記錄了他們何時加入的天工門日期。

根據“工牌”就可以在天工門“物資部”中,領取到屬於自己的各種福利和基本待遇。

例如按月發放的“工資”,表現優異的“獎金”,以及幹活時穿戴的“工服”,使用的“工具”等等。

有了大批的工匠人力,再加上李世民的全力支持,白玉琦終於可以放開手進行發展了。

要人給人、要物資給物資,只求能早日造出那能種萬萬頃地,收萬萬石糧的農耕仙器就好。

白玉琦先用木頭塑造出一片“庫峪工業區”的模型放在天工大殿裏。

讓天工門日益龐大的工匠團隊,照著規劃好的模型去建造各種基礎設施。

然後又專門召集了一批篾匠和木匠,組建了庫峪城竹產品加工廠,讓他們帶著流民之中的老弱婦孺生產各種竹制品,然後交由庫峪城運輸大隊送往山下的庫峪仙市對外售賣。

流民之中的近兩萬老弱婦孺,在白玉琦制訂的流水線加工流程計件工資獎勵的刺激下,所能發揮出來的生產力是驚人的,源源不斷砍伐回來的那些竹子被迅速的消耗著。

以至於白玉琦正研究,如何將大量生產出來的各種竹產品快速的運下山。

帶著一幫石匠在那琢磨建起一座索道塔,好直接走空中將大量的竹產品“滑”下山去的時候。

竹材砍伐隊的單元長跑來向白玉琦稟報,說是礦場附近的竹林全部砍伐光了。

雖然在山裏又找到了大片竹海,但是因為沒有道路,砍伐下來的大量竹材難以運輸回來。

所以申請是不是能派一支天工門的築路隊過去,幫他們修建幾條可以通車的五級山道。

不光是竹材砍伐隊找到了白玉琦,連竹鼠養殖場也找到了白玉琦。

說是因為大量的竹子都被做成竹產品了,再這樣下去的話,他們在附近可能就找不到新鮮的竹子,給竹鼠們當飼料了。

所以向白玉琦申請,讓砍伐隊在砍伐竹子的時候,順便把砍下來的嫩竹枝和竹根給帶回來,作為竹鼠飼料。

那麽大一片竹海都被砍光了嗎?

白玉琦愣了一下之後,特地去看了看竹產品加工場的倉庫。

好家夥!新建的一大片倉庫裏,都堆滿了各種竹制品,很多都堆不下只能放在室外。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雷雨也越來越頻繁,就這麽堆在室外時間長了可就淋壞了!

天工門建築隊雖然已經在為竹產品加工場趕建新的倉庫了。

但是大量的產品無法快速的運出山去,也不能老建倉庫來解決問題啊?

可白玉琦琢磨的高山下行索道系統,卡在了找不到足夠堅固和足夠長的滑索上,這可不是後世上那家公司買一卷鋼纜就能解決問題的。

想要將竹產品快速運出山去就必須建好索道,可要建好索道就必須先制造出鋼纜。

而想要制造出鋼纜就得提升鋼鐵產量,可想要提升鋼鐵產量,光靠天工門煉鐵廠(真·煉鐵)那點人力提煉,根本就是杯水車薪,除非能上馬高爐煉鐵。

但是建造煉鐵高爐,在有系統搜索提供圖紙的前提下,搞出一座土高爐來倒是不難。

可是山裏沒找到煤礦,建起高爐也沒有燃料,從山外運煤進來,以大唐目前的運輸能力……白玉琦揪著頭皮差點沒崩潰了,攀科技樹咋就這麽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