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談錢沒用(第2/4頁)

島民的憤怒終於和大陸人民的憤怒產生共鳴。

為自己安居樂業發出聲音的居民,在網絡上得到了大量的聲援。

即使是等候中國開戰的國際媒體,都沒想到這件事的後續發展。

夜雨中堅持喊口號的民眾抗議隊伍,變得聲勢浩大。

小男孩小女孩牽著父母的手,躲在人群裏的影子令人動容。

《寶島多處危險橋梁、樓房受到民眾抗議!》

《無家可歸!眾多居民走上街頭呼籲:不敢住危樓!》

《橋梁垮塌之後,寶島房屋、橋梁建設情況十分堪憂》

國際媒體遲遲不願報道的情況,終於有了別的正義之師揭竿而起。

上街的群眾裏,多得是粉絲上萬上百萬的主播、網紅,他們直接為了自己的利益,傳達著寶島抗議的真實情況。

小災難變成了大事件。

不得民心的眾矢之的,變為了縮頭烏龜似的寶島政府。

警察到場抓住了那些沖進說明會的兇殘島民,卻抓不住網上四處流傳聲討抗議。

集會眾人喊起口號,要求寶島政客給交代、放義士,搞得像是革命烈士遭到迫害一般淒苦悲壯。

寶島政府焦頭爛額商量對策的時候,島研院也不輕松。

他們連夜召回出差休假的工作人員,挑燈夜戰,倒查近二十年的設計圖。

“蘭花大廈的結構到底是設計問題還是建造問題?”

“新藍大橋呢?表跟我講我們市中心天天過路的橋都有問題!”

“臨海飯店,臨海飯店,為什麽抗議的人裏面有人舉起臨海飯店的牌子,快把圖紙給我查清楚!”

島研院的建築師、設計師,承擔著寶島數十年的大型設計任務。

哪怕是五六十歲等退休的老員工,戴著眼鏡看圖紙,都面色凝重得搖頭。

“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嘛。”

“富雲橋建了二十多年啦,台風地震都挺了過來,誰知道挺不過集會。”

“蘭花大廈不也是二十年?哎,地基怎麽打的,誰打的,質量這麽差!”

他們一邊抨擊一邊探討。

夏英傑面對一群老資格,沒有說話的地方,卻覺得格外屈辱。

當新藍大橋的存档資料搬出來,院長叫夏英傑過來重審的時候,他突然爆發了。

“我的設計不可能出錯!”夏英傑嚷嚷地超大聲,“憑什麽一座破爛橋垮了,要連累我們加班。”

院長搖了搖頭,“英傑呐,民眾不會信你說的話,我了解主席,他們肯定會推設計師或者建築師出來頂罪,我們把圖查好,上法院的時候——”

“幹什麽要上法院!我按規定出圖審圖,要是出問題,也是島資實業的問題!”

他一句控訴,說得室內空氣凝滯。

島研院和島資實業合作多年,近半數的寶島項目都是島資實業建造施工。

真要追究問題,確實建設者比設計者責任更大。

然而,島研院沒有一個人附和他,也沒有一個人提出別的看法。

他們只是靜靜沉默,翻動手上的存档資料,紙張嘩啦作響。

“呵呵。”

耐心看圖的老員工,突然笑出聲。

“英傑呐,你太年輕了。”老人低下頭,眼睛從老花鏡上方盯著夏英傑,“你以為島資實業怎麽跟我們合作的?你又以為傅總不會擔責任?這次抗議的民眾上萬、上十萬,整個富雲縣都站不下,議員不想下台,我們和島資實業一個都躲不掉。”

“她能跑,我們要怎樣跑?!”

資本家畢竟是資本家,出事了也不過是一架飛機沖出寶島。

可島研院上上下下近千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保證最初從島研院出去的設計圖沒有任何紕漏!

要是有紕漏……

連夜改!

這恐怕是南海隧道宣布建設方案後,寶島最為繁忙的日子。

每天都有民眾抗議的街頭報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熱衷作秀的議員政客。

寶島官方,不僅要親臨現場平息民怨,還得想盡辦法給出符合民眾心意的補償。

但是,房子、橋梁這種大物件,又不是買菜賣菜,說補就能補。

他們只能對外保證——

寶島中央研究院一定會認真勘察所有可能存在隱患的樓層、通道,給民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自家事自家閉,政府和島研院都滿意。

可民眾不滿意!

“哪有自己查自己的道理?有問題的建築都是島研院設計的!”

“還有島資實業,我看到橋上掛了島資實業的名字,難道你們坐一條船?”

“不行!誰查都不能讓島研院來查!要是他們知道有問題,還能設計出這些要垮塌的建築嗎?”

膨脹的寶島自信,在橋垮了之後徹底崩塌。

平時看起來傻乎乎好忽悠的民眾,在關鍵時刻開了掛似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