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嚶嚶嚶!(第2/3頁)

殷知禮高興的湊過來,微眯著眼,“好,好,我看看。”

他笑容溫和,仔細端詳著屏幕上銀灰色的建築物。

船舶建設於山峰,沿著陡峭山壁走勢,擁有獨特的尖銳氣質。

可它是一艘船的造型,便透出一絲別樣廣博溫柔。

層層疊疊的船窗,開在山棱之間,好似山中挖出的一條緞帶,美不勝收。

“同舟、同舟。”殷知禮念叨著它的名字,對它愛不釋手,“同舟共濟,風雨同舟!”

老師果然是能夠領會設計意義的人。

律風慢慢闡述設計理念,總會得到老人欣慰贊許的目光。

“我去過很多地方,看了很多山。”殷知禮緩緩說道,“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只有中國的大山,能夠給我最深的感觸。”

“咱們的祖先,好像你設計的這艘同舟一樣,脊梁筆直,心有天下。”

他摘下老花鏡,問道:“我不太信以喬跟你一起做的這個模型。這完完全全就是你一個人的作品。”

事實上,是的。

殷以喬可以幫助律風更好改動建模缺陷,挑出整座建築物的錯漏,渲染出最合適的光影。

但是,在設計理念和對中國的了解方面,殷以喬完全幫不上忙。

可律風仍舊說道:“不,這是我和師兄共同的作品。師兄還跟我說,小時候您就告訴他同舟共濟的典故,所以我們一起做了同舟共濟的大船。”

他對殷以喬的維護,在殷知禮眼裏,正如小孩子們互相袒護的模樣。

殷知禮比律風更清楚自家孫子。

做建築行,做熱愛祖國的建築……怎麽可能比得過律風呢。

長輩的偏心,往往付之一笑。

殷知禮也不跟律風爭辯,心裏明鏡一般。

他站起來,止不住嘴角上揚的弧度,走到工作台邊,啟動了電腦。

窗簾拉上,辦公室裏燈光變暗,投影儀照射出耀眼的光。

殷知禮說:“既然我見到了你們的作品,那我也給你看看我的作品。”

投射在平坦墻面的示意圖,不再是簡單黑白線條,而是一幅全景渲染的設計概念圖!

律風能夠見到熟悉的南海、長虹般的大橋,還能看到一座閃耀著陽光色彩,絢爛輝煌的寬闊高樓!

它有著恣意陡峭的邊緣,在外層連接成無數v字線條。

突出的三面尖銳造型,好像三只船並行,後方成流線型的設計,仿佛另外兩只船掀起的白浪,滔天而來。

這僅僅是律風的揣度。

因為,尖銳突出、氣勢如虹的立面體,更像是一種前沿新穎的建築藝術,實在是看不出是哪種船舶。

老師已經沒有局限於“船形”,走向了“船意”的境界。

幸好,律風對這樣雄渾氣魄略有所感。

“老師……您做的是艦隊造型?”

“嗯。”殷知禮十分肯定,快樂笑道,“走遍了祖國山川河流,我還是覺得寶島應該有一只鋼鐵艦隊!”

殷知禮的《艦歸航》公布的時候,著實引發了一陣轟動。

大家都知道大建築師在寶島拿下了一個項目,肯定會做出驚天動地的設計來。

誰也沒想到,是這樣的驚天動地!

“滿編五艘艦船,以沖破風浪之勢立於寶島,充分展現了寶島從古至今,根植南海,一心向國的姿態。”

見到設計理念的普通大眾,深深被殷老先生折服。

什麽叫愛國人士啊,什麽叫心系祖國啊。

一棟商業樓的設計理念,竟然闡述出了革命紀念碑的味道!

而且,設計是真的很新潮!

流線型的金屬外殼,尖銳突出的立面體造型,像極了戰艦熱血沸騰的尖角、弧線。

幾個v字劃過,又帶上了肅殺淩厲的邊緣。

這樣一座建築建造在任何地方,都足夠叫人心緒顫抖,屏住呼吸。

《艦歸航》根本不是他們想象中的小船流水人家的老年派設計。

而是極度符合驍勇善戰南海氣氛,能夠永葆時尚一萬年的新銳派設計。

曾經猜測殷知禮大師會怎麽設計這棟商業樓的人,都紛紛跪下。

大師就是大師,玩設計沒人能比得過。

任何人都沒想到,大師要在寶島造艦隊!

比鐵灰色大橋迎艦而來還過分。

越過分,網友越開心。

律風隨手一刷,都是大家對《艦歸航》的欣賞。

名字、寓意、造型堪稱完美,極大限度展示了眾人對寶島和南海的期待,還帶有殷知禮式的小任性。

律風格外開心,即使出差在寶島簡陋酒店,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他正想打開微信給殷以喬分享快樂,就發現躺在列表裏的未讀紅點——

大神,我給你寄音樂會請柬吧?

請柬?律風想起了前幾天小朋友說他要來中國的事情。

他立刻困惑問道:“你這次真的確定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