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我何其期盼有一種歸屬感,榮辱與共。(第2/2頁)



我恭喜她的時候,根本就沒想到,做編輯,她可比夏桐“黑心黑肺”多了,夏桐是血滴子,她就是絞肉機。

從此之後,我將會走上被她摧殘的文學道路,她將拼進此生之所學,用以對你的自信以及稿子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打擊再打擊。

夏桐是鼓勵型的編輯,稿子無論你寫了什麽,她雖然不會改動半個字,但一定都會表揚你是天才;而胡冬朵就是個碎紙機,你寫的每份稿件,當你沾沾自喜的時候,她卻基本上都會sayno!然後,提出很多你想毀滅了她、她也想毀滅了你的意見,最後大功告成之日,你又不得不感激與她的認真。

總之,這兩個人,在我寫字的小道路上,是恩師一般的存在。

一個永遠篤定你的能力,不遺余力的給你打氣,給了你無可想象的自信和勇氣,永遠不會輕易放棄;一個不停的刺激你,讓你永遠不敢驕傲,不敢自滿,永遠希望寫出最好的東西,只為了取悅她,得到她一句肯定。

當然,有一天,我遇見了另一個人,她如同夏桐和胡冬朵的完美結合,既給了你楊帆破浪的驕傲,又可以給你行之有效的建議——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有第一次合作,遺憾的是新書在一片新讀者群的異議聲之中,讓我覺得辜負她的期望;她卻很淡定的告訴我,別去在意,做好自己。

一直以來,我都有種孤軍奮戰的悲涼感,成功了,給你贊揚給你鼓掌;失敗了,是你能力不行。我何其期盼有一種歸屬感,榮辱與共;我希望成功和失敗都是“我們”的事,而不是遠遠旁觀者,客氣的看“我”成功或失敗。

海南島一直說我太理想化,將一些商業的東西滲入了太多個人感情。

他說,當你做到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的時候,你就不會這麽患得患失。

那一次,在我損害了她的收益的情況之下,她的話卻讓我有了一種同甘共苦的感覺,第一次,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而是有人肯陪我成功和失敗,而不是看我成功或失敗。

她就是杜雅禮。

而最終,我卻辜負了她。

這諸多遺憾,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