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頁)

因著去祭拜了賀老先生夫婦,兩人裝束素凈,但通身的氣度卻是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店小二擰了幹凈的巾子幫她們把桌子擦了又擦,深怕留下油斑,汙了兩位仙人的衣裳。

姜杏之曾經也是這裏的常客,店小二也是熟悉的面孔,姜杏之有些期待地看著他,想著他會不會認出她。

結果店小二對上她的眼睛,臉色爆紅,結結巴巴地說:“客官想點什麽?”

姜杏之心裏有些失落,但也能理解,畢竟好久沒有過來了,不過還是有些悵然若失,以前和外祖父過來,店小二瞧見他們,就知道要上些什麽。

其實姜杏之不知道,店小二瞧她也是眼熟的,只是不敢把她和幾年前常來的那位漂亮的小姑娘認作一個人,現在的姜杏之長開了的五官更加精致,氣質嬌柔至極,比那鮮花珍珠還美。

而他印象中的那位還是個滿臉稚氣的小姑娘呢!

店小二都不敢瞧她,深怕冒犯了他,而且重點是一旁還有人冷冷地看著他。

許是她們注視的太久,引來了陸修元的注意。

店小二僵笑著轉頭看陸修元,又問了一句:“客官要些什麽?”

陸修元看他識趣,收回目光,掃過墻上的掛牌,點了幾樣。

姜杏之眼睛一亮,心裏想著,道長好會點哦!點的都是店裏最好吃的幾樣,都不像是第一次來的。

連店小二看他都帶著探究的目光。

陸修元點單點得好,最後姜杏之只再添了一碗紅湯面便好了。

店小二記下菜名,吆喝了一聲,離開了:“二位客官稍等片刻。”

姜杏之彎著眼睛看他。

陸修元笑:“少年時曾在揚州遊學過幾日。”

姜杏之回想了一番,忽然記起,他們第一次一起用膳時他就說過,他曾經去過揚州,她驚喜地問他:“那道長是不是來過這家鋪子?”

陸修元在她期待的目光下,點了點頭,乘著上菜的這段間隙給她講了那段故事。

每一對戀人都會探究過往,以盼望能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來證明他們之間的姻緣是天注定,姜杏之也不例外,不由得幻想:“說不準,我們那時還見過呢!”

那時自然是沒有見過的,只是陸修元順著她的話想象了一個畫面,煙雨蒙蒙之際,賀老太爺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從城北趕來,只為了吃一碗她愛吃的熱乎乎的紅湯面,而這次小姑娘的注意力卻不在吃食上,而是好奇地睜著明亮的大眼睛,盯著坐在她對面穿道袍的年少的自己。

只不過八歲的小杏之怕是不會興沖沖地拿著銀兩過來買他做她的男寵。

能重活一次他本該滿足,只是陸修元又在想,要是在早一些時日遇見她,又是怎樣的光景。

·

用完膳,兩人又沿著河道慢悠悠地閑逛著。

恰好路過一間書肆,書肆門口擺了好些繪本,姜杏之停駐腳步,望著其中一本,眨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書肆老板站在門口,笑呵呵的:“夫人需要什麽繪本?這幾本可是如今汴京城最好賣的。”

姜杏之還沉浸在震驚之中,陸修元牽著她過去,讓書肆老板把花草集拿給他。

書肆老板對這本書可是贊不絕口:“公子好眼力,這是禾安先生的畫作,你們別瞧禾安先生名聲不顯,但先生可是個極有巧思的人,前段時日東街藥鋪的老板去參加通判小兒的五歲生辰宴,就送了一本花草集,得了通判大人好一陣兒的誇。”

姜杏之另一只空著的手激動地攀著陸修元的手臂,臉上掩飾不住的笑容:“這本繪本有這麽好嗎?”

“瞧夫人是個識貨的,夫人瞧瞧。”書肆道。

陸修元感受著姜杏之興奮的心情,眸色和潤:“老板倒不曾虛言。”

又深深地看了羞澀開心的姜杏之一眼,意味深長地道:“想必禾安先生也是個妙人。”

書肆老板連聲附和。

不管他是為了買書哄他們,還是真情實意地誇這本繪本,姜杏之都是很高興。

遠處一輛馬車中,揚州知府夫人掀了車窗簾子盯著書肆門口看了半天,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推推知府:“老爺你瞧,那是?”

知府最近很是心焦,原以為防汛之事過後,一切太平了,誰知鹽場突然出了事,他現在是摸不著頭腦也不清楚具體情況,偏偏皇太孫手下的人嘴巴又緊,他根本撬不出什麽話。

心中可惜皇太孫既不住在驛站又不住在他府上,他遞的帖子又都被退回來了,正不知如何是好,哪裏知道出個門竟然就碰到了皇太孫。

知府忙整理了衣袍,催促馬夫掉頭去書肆。

知府夫人攔住了他:“老爺現在去,說不準討不了好。”

知府仔細瞧了瞧書肆前的景象,略微思索,便想通了關竅:“還是夫人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