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頁)

胤禎這段時間從衙門裏一回來,就鉆到書房裏畫圖紙,摩天輪難度太大了,他不敢奢望,旋轉木馬和小型的過山車總是可以的吧。

琉璃也沒閑著,除了日常的交際外,她還要打理生意,還借鑒了好幾處園子的風格。

圓明園她跟爺已經去瞧過了,五貝勒府也有一處園子,還在修建當中,已經是半成品了,三貝勒府在城郊也有園子,不過這兩處園子離暢春園都比較遠。

兩口子忙得熱火朝天,殊不知背地裏還真有不少人說嘴,主要還是沖著十四貝勒去的,說他吃相太難看,為了得處園子,不惜壞了君子遠庖廚的規矩。

諂媚小人,毫無君子氣節。

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墻,胤禎也不是沒有朋友的人,哪能一點消息都收不到。

不得不說,這些人罵人都罵不到點子上,反正在他聽來是不痛不癢,一點兒也不覺得難受,相反,這些罵人的話翻譯過來更像是在誇贊。

誇贊他不拘小節,誇贊他摸準了皇阿瑪的脈,誇贊他沒花幾兩銀子的生辰賀禮出盡了風頭,某種方面甚至還誇贊了他有孝心。

這樣的議論聲,來得越多越好。

只可惜,說這種話的人還是少,雖說朝堂上他得罪的人很多,但是會在背地裏說人的官員還是少,某些方面,這些人還是挺君子的。

胤禎剛對這些人有了些微的好感,很快就被‘打臉’了。

這邊園子的圖紙剛剛定下來,不光是達到了胤禎和琉璃的要求,連四貝勒對這次的設計都甚為滿意。

既是皇阿瑪賞的園子,施工自然是要交到工部,按理來說,這圖紙也應該是工部的人來出,但誰讓他們找了頗有名聲的大師呢,在設計方面,工部都拿不出比這位大師更厲害的官員了。

國庫銀子不多,這是大夥都知道的事兒,阿哥建個府邸,那也不是從國庫出銀子,是用皇阿瑪給的安家銀子來建府邸,建園子就更不能是國庫來出銀兩了。

工部的人跑過來給修園子,那一應的花銷還是要胤禎來出。

若是手裏頭沒銀子,那就打欠條去戶部借,以私人的名義向國家借銀子,這也是沒誰了,關鍵這還是皇阿瑪的恩典,不光是他們這些阿哥們可以去戶部借銀子,滿朝文武都可以去。

國庫之所以這麽窮,一部分原因也是被借窮的。

胤禎就不去湊那個熱鬧了,他雖然沒銀子,但是自家福晉有銀子。

這年頭,平民百姓缺銀子不假,但是像他們這些阿哥,還有滿朝的官員,真正缺銀子花的其實沒幾個。

富有富的過法,窮有窮的過法,那要是一年領千兩的俸祿,非要過萬兩銀子的生活,那肯定缺銀子。

胤禎沒從戶部借一兩銀子,園子也風風火火的建起來了,一應的材料都盡量用最好的,不怕貴,就怕時間趕不及運過來。

有不差錢兒的人,自然就有差錢兒的,比如康熙。

他自認對臣子算是大方的了,甚至對臣子的待遇可以說是頗為優渥,但臣子們顯然沒有體諒他這個做皇帝的。

戶部的錢,國庫的錢,早就已經不夠用了,他還想去南巡,想去出塞,那出行的花銷都得東挪西挪才能湊出來。

今年若是再來上一趟南巡的話,東挪西挪可能都湊不出這一筆銀子來。

已經到了不得不問臣子們討賬的時候了,正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以前他做主把銀子借給這些臣子們,那是恩典,如今也到了該把這些銀子收回來的時候了。

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

誰都知道討債從來都是個得罪人的差事,大臣不想接,接了也辦不成,皇子阿哥們也都不想接。

有志於大位的不想去得罪人,沒什麽野心的就更不樂意去得罪人了,更重要的是這些個皇子阿哥們也借了挺多的銀子。

直郡王借了二十萬兩白銀,太子住在毓慶宮,都不用出宮開府,卻也借了整整二十五萬兩,都不是一次性借過來的,但一次次的借過去之後,從未還過。

三貝勒還好些,只借了十萬兩了。

四貝勒算是腰包裏比較富的了,戶部那邊兒他只欠了兩萬兩,不用傷筋動骨就能把銀子還上。

五貝勒更少,只借了一萬五千兩,就這還是為了修園子建的。

七貝勒絕對是‘一鳴驚人’,他在戶部賬面上的借銀高達十二萬兩,雖然比不上太子和直郡王,但他又沒有園子,也不用拉攏人脈,可以說壓根就沒有什麽大的花銷,何至於要在戶部借十二萬兩白銀。

八貝勒跟七貝勒持平,差不多也是十二萬兩左右的白銀。

九爺雖然富裕,可也還有八萬兩的欠賬呢,都是剛出府那一年欠下的,腰包富裕了之後,也沒去還上。

十爺是跟九爺一塊兒借的,時間和錢數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