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叔叔伯伯們大都從朝廷告老,只擔著爵位,而不再去摻和朝政,對於已經穩住了朝堂的新帝來說,利大於弊。

對於胤禎而言,也是好事兒。

四哥的自我圈禁終於結束,不過只是不再拒絕別人的探望,但本人還是不愛出去的,每個月進宮去看一次額娘,還是兄弟倆搭伴一塊兒去。

也是,園子裏邊要什麽有什麽,也不缺少景致,更重要的是四哥認真做起了學問,也像養孩子一樣養著六條狗狗,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出不出去的也就不重要了。

四哥不出去,他平日裏就變成了兩頭跑,在圓明園這邊住上一段時間,再回自家府上住一段時間。

不過兄弟們相聚大都是在圓明園,誰讓這地方大呢,四哥雖然不是樂於應酬的人,但也要看對象是誰,自家兄弟們過來沒那麽多麻煩的事兒,既不會討論朝堂上的事兒,也不會為子孫謀差事。

聚在一塊兒不是聊聊最近的養生心得,就是……一塊讀書。

四爺把最近讀的文章拿出來,與兄弟們共享,還真別說,經歷豐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也多,四爺之所以這般樂此不疲的分享文章,就是因為他的這些兄弟們,都能在一些不太常見的角度,找到一些很是新鮮的見解。

尤以十四為最,十四是想法最為跳脫的一個,提出來的一些觀點何止是新奇,應當是大膽才對,不過仔細想想,又並非是天馬行空,道理還是能說得通的。

四爺一開始與眾人討論,不過是新奇,後來想法慢慢就變了,這些個見解,雖然難以分得出對錯來,也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得到驗證的,但就只有他們兄弟幾個人知道,未免有些糟蹋了。

倒不如記載下來,供當世之人品讀,若是後人也覺得有價值,那就可以流傳到後世去了,也不失為一件美談。

太上皇跟親王、郡王之間的談話,整理材料的人是鐵帽子王,親自編寫的人是太上皇,第一波的讀者裏頭,除了這些共同參與的人,就是皇上、郡王、貝勒、貝子,還有各府的世子們。

這本書從開始籌備到整理成冊,歷時兩年,兩年的時間在他們這些養老的人身上,變化是不太大的,但是放到小輩們身上,兩年就已經很久了。

久到弘暉現在是越來越有做皇帝的氣勢了,跟從前的四哥愈發相像,不過跟四哥那會兒做皇帝的時候還不一樣的是,弘暉能用的兄弟不多,大都是堂兄弟。

不得不說,老爺子子嗣繁多,在當年或許不能算是好事兒,但是這些年下來,老爺子還是做了大貢獻的。

元靖六年,太皇太後病逝,享年八十歲,這一年四爺已經六十一歲了,胤禎也已經五十一了,都已經不年輕了。

老一輩的人裏,太皇太後是最後一個走的,能夠活到八十歲,而且生前也沒有受過多少疾病的折磨,已經可以說是喜喪了。

後輩們雖然傷心,但卻還不至於悲痛過度。

太皇太後去世,仿佛只是一個開頭,次年理親王去世,隔了一個月,理親王福晉瓜爾佳氏去世。

寧楚格順理成章地成為理郡王,阿瑪還活著的時候,她是郡主,阿瑪死後,她就是郡王了,也是大清第一個女郡王。

親王的嫡女,在大清可被封為郡主,也就是和碩格格。

別看郡主和郡王都帶了一個‘郡’字,可實際上的待遇卻差的多著呢,郡王下邊是貝勒、貝子,貝子下邊才是公,郡主的品級可還在‘公’之下呢。

郡王的女兒可以被封為縣主,兒子更是可以繼承爵位。

但是郡主的兒女可就沒有什麽了,兒子沒有爵位可以繼承,女兒也是被統一稱之為宗女。

因此,她還是很感激阿瑪和額娘的,額娘為她籌謀,阿瑪則是最終拍板定下來,向朝廷請封她為世女的。

一直到做了郡王,她想想那個時候,也都覺得有幾分不可思議。

阿瑪當初還是太子的時候,她們一家人住在毓慶宮,她雖然是嫡女,可是待遇卻比不過弘晳,阿媽當時最看重的孩子就是弘晳了,皇祖父當時也是。

側福晉就是因為有弘晳,!,所以很多事情上才敢對額娘陽奉陰違,甚至出言頂撞。

如果阿瑪的太子之位沒有被廢,那弘晳母子還真有可能反過來淩駕在她們母女倆之上,現在想想,阿瑪被廢了太子之位,對她和額娘來說,反倒是好事情,熬過了那幾年之後,就是一片的坦途了。

額娘在她被封為郡主的時候,就已經在為她籌謀這一切了,額娘沒有瞞著她,那會兒不管是她,還是額娘,都覺得這事兒十分之冒險,成功的可能性不高,但也都硬著頭皮去做了。

比如招婿進門,她若是嫁出去了,那理親王府的一切就跟她沒什麽關系了,所以要麽是她不嫁人,要麽就是得她娶別人,而不是別人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