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紀事之龍鳳情殤 第四卷 揉碎桃花紅滿地 第四十章 風雲重重至(第3/3頁)

“孫令儀,請跟奴婢移步!”雲汀前頭引路。

若微在後面跟著,進了文安殿西邊的內室,這文安殿原是太子妃召見太子宮中的嬪妾與命婦的正殿,東西兩側又設了臨時休息的暖閣。

這西裏間布置得極為幽靜雅致,若微在雲汀的指引下在雕花的紫檀圈椅上坐好。雲汀拿來兩個方形的大紅靠枕讓若微將手臂輕放在上面,又把室內懸著的三重紗簾垂下。這紗簾是用上等的雲霧宮紗做成,透而不露,看上去如雲霧縹緲。只是紗簾雖然輕柔,可隔著它外面的物件就只能是模模糊糊的一個影子,絲毫不能看得真切。

若微靠在椅中,心中暗嘆。太子妃的心思真是縝密,還怕自己塞個枕頭裝著假孕不成?居然支走瞻基與善祥,再召宮中太醫給自己把脈,可見在這宮中,人與人之間連起碼的信任都沒有。

她正想著,只聽外面一陣腳步聲由遠及近。隔著三層紗簾,一個人影隨著雲汀入內,坐在了對面的椅子上。雲汀再次閃身入內,拿著一根紅線拴在若微的腕部,經中指遞了出去。

“懸絲診脈?”若微這還是第一次見識,據傳孫思邈就精通此道,曾經為長孫皇後診脈就是以此法成名的。

若微自幼熟讀醫經,對於用藥、診脈、針灸可謂是樣樣皆精,唯獨這懸絲診脈總是不得其法。後來還是經娘親點撥,說是要以撫琴之意去細細體會,才可掌握。可是娘也說了,這懸絲診脈的技藝並不是每一位醫者都能用好的,必得有靈氣之人才可得其要領。而且,醫者懸絲診脈往往不足為憑,還要輔以其他手段相驗之後,才能確診。

在太孫府時,因為瞻基心情急切所以顧不得避嫌疑只是讓自己躺在床榻裏側放下帳子,而他又擋在外首,以他的手托著自己的腕部讓那個徐醫正診的,所以很快便有了定論。

而這一次,時間稍長,也不見太醫出言。

若微一時玩性大起,另一只手從頭發拔下一支玉簪,在紅線中輕輕一挑。

於是這懸著脈動的紅線被玉簪一阻,看他還診得出診不出。

只聽外面那位太醫輕咳一聲。

雲汀立即近身上前仿佛與他耳語片刻,若微還在納悶,雲汀已經掀簾入內,若微正待抽手卻已經來不及了。

雲汀笑了笑,一雙慧眼看著若微,什麽也沒說。

若微自知理虧,這才說道:“第一次見識這懸絲診脈,心中好奇,試他一試,雲汀姐姐莫怪!”

雲汀微微怔住,眼中閃過一絲柔和:“令儀言重了!”

說罷又幫若微理好紅線,這次,雲汀就守在若微身邊,一動不動。

很快,那位太醫站起身,揖手說道:“雲姑娘,下官診好了!”

雲汀幫若微解開紅線,說了句:“令儀稍坐片刻!”

眼看著雲汀領著太醫到正殿回話,若微悶坐在室內,只覺得無趣得很,剛想站起來伸展一下身子,誰知雲汀與那太醫去而復返。

這一次雲汀竟然將太醫直接領入室內,穿過兩道紗簾,只在最內側的珠簾前止步,又搬來一個圓凳請太醫坐下。

雲汀躬身說道:“請孫令儀將玉腕伸出!”

這倒奇怪了,太醫居然去而又返?若微滿心疑問,難道不是喜脈?是府中的徐太醫診錯了?那自己的月事也兩個月未至了,難道是滯下之症?若微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將手伸了出去,正放在旁邊的方形茶幾之上。

這一次居然連藥枕都沒給墊就直接把脈,若微更是奇怪。

心裏七上八下的只覺得這時間過得很慢,仿佛許久之後,太醫才說道:“好了!”

雲汀立即上前:“確是喜脈?”

“正是,且脈象平穩,請太子妃不必憂心!”太醫的調子緩緩的,仿佛有些蒼老。

聽說在宮裏給後宮診病的太醫都得六旬以上,若微嘆了口氣,這老爺子也真是辛苦,早知如此,何必費神弄什麽懸絲呢?直接把手伸給他不就完了嗎?

宮裏的事情真是故弄玄虛,明明很簡單的事情偏弄得如此復雜。

太子妃張妍坐在正殿之上,心情大好,當第一次雲汀領太醫來回是喜脈的時候,自己還有些不相信,想來想去總覺得不妥,於是索性破了規矩,讓太醫撤了紅線再次診脈。雲汀再報,還是喜脈,這才放下心來。

心中不由萬分歡喜。

此時雲汀送走太醫,又引著若微出來,太子妃面上已然和煦了許多,又叮囑了些安胎的事項,並特意吩咐,等瞻基與善祥回來之後,留她們一起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