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紀事之龍鳳情殤 第五卷 逍遙煙浪誰羈絆 第四十八章 英雄暮年淒(第4/4頁)

朱棣大罵道:“蠢材,迂腐之極。想那武後只一介女流,為了朝廷綱績,還能斬殺兩個親生之子。不僅是她,就是太宗、玄宗,每遇皇子諸王謀反也是絕不姑息。之前你為高煦求情,朕也念他有些戰功在身,便赦免了他。如今高燧犯事,朕絕不輕饒。偏你又來勸阻,你只圖一個好名聲,卻不知這江山之柄該如何執掌。”

朱高熾低垂著頭,他不敢去看朱棣的眼神,否則他一輩子也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裏話:“父皇!”只此一聲,淚水便潸然而下,“兒臣不是為了沽名釣譽,而是真的從心裏覺得虧待兩個弟弟。高煦說得對,因為兒臣是長子,所以不管兒臣是不是賢明、有無戰功,就得以承繼父皇的大統成為太子。對於戰功赫赫的高煦,對於一直孝順勤勉的高燧來說,他們所做一切都被兒臣這太子之位的光輝所掩蓋。父皇體恤兒臣,所以常常不能大肆封賞他們,他們有些委屈,兒臣全然理解。是兒臣無能,下,不能友愛兄弟;上,不能為父皇分憂,這都是兒臣的錯。兒臣有時甚至在想,父皇這般雄偉英明,卻偏偏有兒臣這樣一個皇子,真是……真不如早早去了,也免得兄弟不睦,父皇操心!”

這一番話字字泣淚,太子在朱棣面前一向謹慎小心,不敢多言半語,如今卻說了這一大車。朱棣大感意外,他起身將太子扶起,揮起厚重的大手在太子圓滾滾的臉上就是一掌。

這一掌打蒙了太子,卻打醒了自己。

“你這個傻孩子,現在不除了他,你就不怕日後有朝一日,朕真的龍馭歸天,到時候你們兄弟禍起蕭墻再惹事端,到那時,誰還護得了你?”朱棣恨恨說道。

“父皇,你信兒臣這一回。自家兄弟,兒臣知道經此風波之後,三弟也就明白了。這天子之位時時刻刻如同放在炙焰上燒烤一般,實在沒有當個王爺來得舒坦自在!”朱高熾仰著臉,一派和煦之色,碩大的身軀籠在陽光之中,倒真有些威武之氣。

“好吧!”朱棣頹然地跌坐在龍座之上,他累了,擺了擺手,“朕再想想,你先下去吧!”

“父皇!”朱高熾恭順地行禮退出。

三日後,朱棣傳旨,將趙王朱高燧的封地改到彰德,即日啟程永不入朝見駕。

經此風波之後,朱棣明顯老了,獨自一人靜處的時候心裏總是慌慌的,也許是為了給自己找些事情做,也許是為了向世人證明:永樂大帝還沒有老。朱棣在永樂二十二年初春,祭告天地之後領兵出發北征阿魯台,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北征。

四月初,大軍出居庸關、過赤城,五月過李陵城,六月到了納木兒河,卻因糧草不濟而傳旨班師。七月十七日到達榆木川,病情加重自知不省,於是擬遺詔傳位太子,第二日便駕崩於軍中,時年六十五歲。

隨同北征的大學士楊榮與總管太監馬雲等人商定,仿效秦始皇逝沙丘的故事,密不發喪,並把軍中將士使用的錫器收集起來,化成錫水做成錫棺,將朱棣裝殮放在龍車上。為了事不外泄,又將制作錫棺的匠人全部殺死。在返回京城的途中“朝夕起居進食如常儀”。八月十日將朱棣的錫棺運回北京並停放在宮中仁智殿。

十二月十九日葬於長陵,由此永樂大帝的時代真正結束,而長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太子之位上苦熬了二十年的朱高熾終於登上帝位,開啟了明朝歷史上的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