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闕驚變 【降將】(第3/4頁)

我依然微笑,“這是昔年明昭皇後禦用之物,世間只此一副,其價何止連城。”

牟連不假思索,語聲已隱有怒意,朝我大聲道,“請王妃收回!”

我凝視他剛強面容,心下一線明光亮徹。

“吳夫人所言不假,牟將軍果真是磊落君子。”我拂簾而出,含笑立在他面前。牟連怔住,目光亮了一亮,這才松了口氣,忙將鳳釧交予玉秀。

“王妃謬贊,在下愧不敢當。”他向我俯首行禮,低聲懇切道,“王妃不必擔憂,在下雖位卑力薄,也當竭盡所能,維護王妃周全。”

“是麽?”我笑了笑,陡然沉下臉來,“你身為朝廷將領,不思為國效命,反而投靠叛軍,此乃不忠;既已投靠了吳謙,卻又違悖軍令,暗中維護於我,此乃不義。堂堂七尺男兒,空負一身本領,為何專行不忠不義之事?”

我話音未盡,牟連早已臉色大變,額頭青筋凸綻,黧黑臉膛漲作紫紅。

玉秀驚得臉色發青,連連以目光警示我,惟恐牟連被此言激怒,做出危險之舉。我只作未見,冷冷凝視牟連,見他低頭按住劍柄,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整個人似已僵冷。

半晌對峙,漫長似寒夜。

他啞聲開口,一字字似從牙縫迸出,“王妃所言不差,牟連空懷報國之志,所行卻是不忠不義,人神共棄。然則人各有命,如今回頭已晚,牟連亦無從選擇……望王妃恕罪!”

此話出口,再也掩藏不住冷面下的困窘難堪,他猛一頓首,起身掉頭,大步而去。

“命由天,事由人,果真願意回頭,何時都不嫌晚。”我望著他背影,悠悠開口。

他身形一滯,腳步稍緩。

“豫章王惜才愛才,不以出身為意,俊傑當與英雄相惜。你托身吳謙手下多年,至今一事無成……”我厲聲斥責,不容他有反駁的余地,“難道說,將軍十年磨劍,還未踏上沙場半步,今日卻要與同袍相殘?從前吳夫人說你崇仰豫章王,恨不能追隨麾下。如今豫章王大軍即將兵臨城下,你卻要與他為敵麽!”

牟連頓足不前,魁梧背影僵硬如石,聽得我最後那句,肩頭更是一顫。

如果以利、以理、以義,都不能令其心志動搖,我亦無計可施了。

望著那一動不動的背影,我手心微微滲出汗來,心知最後轉機就在此人身上了,若此時不能將他打動,只怕以後再無機會。父親說過,但凡世人,總有弱點可襲……而我對這牟連並無所知,僅僅聽聞他崇敬蕭綦,一心建功衛國,苦於懷才不遇。這便是他的弱點,是我唯一可擊破的地方。

我嘆息,“成魔成佛,或取或舍,只在一念間。”

“喀”的一聲,劍柄上似有銅飾被他握得太重而折斷,這聲響也驚得我心頭一顫。

牟連轉身,定定望住我,滿目震動,喉頭微微滾動。

仿佛繃緊的弓弦驟然放開,我心裏一松,後背冷汗反而透衣而出。

“言盡於此,望牟將軍好自為之。”我略一欠身,轉身步入簾後,留他呆立原地。

轉入垂簾,我忙撫住胸口,只恐急促的氣息泄露了自己的忐忑。

過了半晌才聽得牟連沉重的腳步聲漸漸遠去,連告退的話也忘了說。我倚著屏風,這才長長籲了口氣,向玉秀莞爾一笑,“或許我們有救了。”

玉秀連連拍著胸口,“嚇死人了,王妃……你怎麽如此大膽,方才若激得他翻臉,可怎麽辦!”

我嘆口氣,“橫豎已經到了絕境,不如放手一搏。”

“那人,果真可靠麽?”玉秀惴惴開口,一臉愁苦,“眼下宋將軍生死不知,這裏連同隨行侍女在內,也不過十余名女子,外頭守軍卻那麽多……”

我沉默,方才對牟連的一番試探遊說,我亦沒有半分把握,手心裏何嘗不是攥著一把汗。那牟連比我年長,到底也是統兵之人,豈能輕易被我一個小小女子所震懾,又豈能被我寥寥數語所動搖。我所倚仗的,不外有二,一是他心志不堅,二是蕭綦的赫赫威名。

對於一個年輕熱血的卑微將領,豫章王的名字恐怕已是一個不可動搖的神話。

之前我以財物試探,他若是貪婪短視之人,那也絕不能信賴。所幸此人品性端厚,心思縝密,若能為我所用,必是難得的人才……方才見他已經動搖,我及時打住,若是逼破誘勸過急,激起他的抵觸之心,反而壞事。

風寒帶來的發熱還未退去,再經這一番折騰,我已疲累不支。玉秀忙侍候我睡下,復又放心不下我,執意抱了被衾在外間值守。

甫一躺下,我便有些恍惚,依稀見一騎絕塵而來,馬背上的俊雅少年錦衣雕鞍,神采飛揚——正是哥哥騎了姑姑賜他的大宛名馬,正得意非凡地馳來。卻聽父親冷冷負手說道:“馴馬容易馴人難,烈馬亦如良將,你可悟出了馴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