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闕驚變 【奪城】(第2/5頁)

此刻天色微明,已過五更,正是人們將醒未醒,最為松懈的時刻。

我們只有一次機會,要麽一擊得手,要麽全軍覆沒。

宋、牟、龐三人各自點齊兵馬,整裝上馬。

宋懷恩勒馬回頭,向我按劍俯首。

我深深凝望他年輕堅毅的面容,向他們三人俯身長拜,“王儇在此等候三位平安歸來!”

兩百余名侍衛留下來守護行館,我帶領玉秀等侍女,照料夜間拼殺受傷的士兵。行館內一切有條不紊,侍衛們嚴陣以待,只等城中的訊號。我這才抽身回房,匆匆梳洗整裝。

約莫過了兩三柱香的時間,侍衛來報,稱城中火光已起。

我匆忙登上行館後山最高的流觴台,憑欄俯瞰城中。

濃雲陰霾籠罩下的暉州已是一片驚亂景像,城中四下騰起熊熊火光,天際第一縷晨光還未出現便已被濃煙遮蔽。陰雲沉沉壓頂,看來今天將有暴雨傾盆。

我眼前隱約浮現出兵荒馬亂,人群奔走呼號的慘景……想來此時,整個暉州都已陷入大難臨頭的驚恐和混亂。自睡夢中驚醒的人們,睜眼所見,亦如我眼前這般景像,依稀似末日將臨。

片刻之後,北門方向吹響號角,驚徹全城——那是我們約定的訊號,牟連已經得手。

天際濃雲低垂,天色依然昏黑如夜。

北門被牟連拿下,飛馬報訊的暗人順利出城。我遙望北面,閉目默禱,只盼蕭綦快快趕來。

按龐癸所獻之計,此刻百余騎兵應當已出城,沿路燃起狼煙,以樹枝縛於馬尾,在離城一裏外往來奔馳,踏起沙塵漫天,一路狼煙滾滾,揚塵延綿。城中守軍素來敬畏豫章王威名,驟然聽得蕭綦親率大軍到來,已是魂飛魄散,待親眼望見北門已破,城外一片煙塵沖天,在天色昏暗中遠遠望去,恰似千軍萬馬浩蕩而來,哪裏還顧得上分辨真偽——果然未出半個時辰,東門、西門相繼傳來低沉號角,兩處守軍不戰自潰,皆被牟連拿下。

城中混亂之狀愈演愈烈,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濃煙升騰,如莽莽黑蛇舞動。

此時暉州生變,全城火光沖天,濃煙蔽日,料想蹇寧王在河對岸也看到了這番光景。

他會不會相信是蕭綦的大軍攻城,如果騙不過這個老狐狸,依然被他強行渡河,又當如何是好?我的手心後背俱是冷汗,縱然經歷過一次次生死險境,面對這滿城烽火,惡戰在即,仍禁不住心神俱寒。

忽聽身後有低微的哽噎聲,我回頭,卻見玉秀臉色蒼白,正擡手拭淚。

“你怕什麽?”我沉下臉來,目光緩緩掃過身後戎裝仗劍的護衛們,向玉秀沉聲道,“這裏沒有膽小怯弱之人,眾將士舍生忘死,個個都是真正的勇士,能與他們共生死,是你的榮耀。”

身後眾侍衛盡皆動容,玉秀撲通跪倒在地,“奴婢知錯。”

到底還是個十五歲的孩子,她已算十分勇敢。我心中不忍,神色稍緩,伸手將她扶起,“將士們正在搏命拼殺,我不想看見任何人在此刻流淚。”

玉秀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顫聲道:“奴婢不怕,奴婢只是,只是怕宋將軍他們有危險。”

這女孩子一雙圓圓亮亮的大眼中,滿是關切惶恐。我心中怦然牽動,頓時有幾分了然,今日若換了蕭綦在陣前拼殺,我也未必能如此鎮定。

眼前隱隱浮現蕭綦從容睥睨的眼神……似有莫名的力量注入心裏,令我神思澄明。

我直視玉秀,決然開口,“他們都是最驍勇的戰士,必定會平安回到我們身邊。”

我的話音未落,南面城外傳來雄渾嘹亮的號角,其聲沖天而起,直裂晨空,隨即是千萬戰鼓齊擂,鼓聲動地,滾滾而來,聲勢之間殺氣震天。

那應該是宋懷恩奪下了駐軍大營,按事先約定,擂響戰鼓,吹起號角,隔河向謇寧王示威。

我站在高台之上,一時心神俱震,握緊了圍欄,不敢相信一切如此順遂。

玉秀已顧不得禮制,抓住我袍袖,連連追問,“王妃你聽!那是什麽?那頭怎麽樣了?”

我緊抿了唇不敢開口,沒有聽到他們親口傳來消息之前,不敢妄存一絲僥幸。

半炷香時間的等待,漫長難熬,幾乎耗盡我全部定力。

“報——”

一名侍衛飛奔上來,“暉州刺史吳謙伏誅,守將棄甲歸降,四面城門皆已拿下,宋牟兩位將軍已接掌暉州軍政,龐大人正率兵趕回行館!”

玉秀跳起來,忘乎所以地歡叫,“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身後眾侍衛歡聲雷動,振奮鼓舞之色溢於言表。

“很好,預備車駕入城。”我含笑點頭,強抑心中激動,沒有讓聲音流露半分顫抖。

轉身仰望天空,我閉上眼,在心中重復玉秀方才的話,恨不得立時跪倒,叩謝上蒼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