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謝家議案(第2/2頁)

嘁——裝!周祈知道他懂。

周祈有些感慨:“如花似玉的小娘子,遇到個什麽人,聽了兩句什麽話,收了這麽個一千錢都算多花了的東西,就被勾去了魂兒……常家娘子說這陣子常玉娘格外寡言。”

周祈一頓,突然道:“說到‘一千錢’還有‘勾去魂兒’,我突然想起這長安城一樁傳說。說有個叫千錢婆婆的,她有個寶瓶,那瓶子可以裝人靈魂,只要她叫人名字,這人答應了,靈魂就被收走。據說這千錢婆婆專門愛收女子靈魂,她又不白收,會給這女子身上放上一千錢。”

周祈看崔熠謝庸:“這傳說,你們都沒聽說過嗎?”

崔熠看著她,謝庸不說話。

周祈知道自己又扯遠了,清清嗓子,把話題扯回來,“一個私塾先生家愛清幽蘭花的小娘子,會與什麽人一見定情呢?”周祈微眯眼睛,“比如,一個相貌清雋、風姿雅秀的士子?”

崔熠笑道:“你這不說的就是老謝嗎?”

周祈看向謝庸,謝少卿確實長了一張禍水臉,這要是站在街上勾搭小娘子,十個裏面得有八個上套兒,興許千錢的錁子都不用送……

崔熠想起從前架的秧子、撥的火,“哎,阿周,你怎麽總把老謝跟嫌犯比呢?你吃著人家的飯,還這麽說人家,不好吧?”

周祈不理崔熠,接著說案情:“雖如此,我卻覺得常玉娘並沒立意與人私奔。不說她沒帶私房錢,單是裏衣隨意地搭在屋內竹架上就說不過去——她不是那種大大咧咧的小娘子,當知道若自己一去不回,這屋子會有多少人進去。”

崔熠點頭:“故而,她本只是與人幽會,後面改了主意與人私奔,或是被那人拐走了?”

謝庸道:“也不能排除是被旁人擄走的。本是與情人幽會,卻在去時或回時的路上被人打暈迷暈帶走了。”

“幽會,兩情相悅,那男的不得接她送她?”崔熠道。

謝庸看一眼崔熠,淡淡地道,“偷期幽約,離著女子家近了,若碰上其父母家人,保不齊會挨揍的。”

崔熠和周祈都看謝庸,哦呵——這般懂嗎?

謝庸不理他們,“從前在鄜州,有一樁兇案。一個小童去其同村的外祖父家,多時未歸,後來在村外的小山上發現了其屍體。因其舅父舅母與小童父母有財產糾紛,當時的辦案官便著重查起了其舅父舅母,甚至動了刑,其實作案者乃是同村一個漢子,意圖拐賣那小童,錯手殺了他。”

周祈和崔熠面色都沉下來。

謝庸問:“這常玉娘大約是什麽時候出得門?”

“大約酉末戌初。”周祈看向謝庸,“莫非你疑心陳氏姊妹失蹤與常玉娘失蹤是同一人或同一夥人所為?”

“目前還不能這麽認為,只是這一個坊,走失了三個小娘子,未免太巧了,且從時間上看,也是可能的。陳氏姊妹與錢三郎酉正分開,慢慢逛回去,遇到出門不久的常玉娘……常安坊雖大,人家卻不多,她們或許也是認識的。”

周祈皺著眉道:“路徑上也可能,陳氏姊妹回家,有可能從常家門前過。”

謝庸道:“我們明日一同再去常安坊及附近看一看。”

周祈和崔熠點頭。

唐伯和羅啟等端上飯菜來,三人便放下案情一同吃飯。

唐伯的魚羊鮮做得極好,魚不腥,羊不膻,卻又都極鮮美,尤其那奶白奶白的湯好喝極了,周祈覺得就光用這湯泡飯,自己就能吃上三碗。

謝家淺窄,不便留客。吃了飯,又玩一陣子,崔熠冒著夜禁回家,周祈住去謝家旁邊的旅店。

滿天星光,長安裏坊靜謐安詳。

一間屋子裏,哭累了的陳阿幸依偎在其姊身旁睡著了,阿芳卻還在黑暗中睜著眼,不遠處是抱著肩縮成一團的常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