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尋找商氏(第2/3頁)

觀外有圍觀的莊裏人,見商氏出來,無不驚訝,議論一片。

周祈護著她,送上從裏正家借的車子,讓陳小六與兩個衙差一同送她回去。

周祈走回觀裏,謝庸已經讓人燃了大燈燭,又下了那暗室,周祈便也又下去。

謝庸正在查看商氏日用之物。周祈笑問:“你是怎麽找著這密室機關的?”

“大殿頂上七星鬥柄恰指向這根柱子,地上太極圖分界之線亦指向這裏,柱旁地上塵土微有圓形痕跡,我便試了試。”

周祈恍然大悟,深覺謝庸比自己這假道士還有道根,不過,剛出了這事,說誰有“道根”……怎麽像罵人呢。

周祈湊近謝庸,那榻旁桌案上放著半碗瓜湯,又有滿碗的白米飯和一盤煎豆腐,米飯和豆腐都未曾動過的樣子。

“吃食上倒也沒虐待商氏。”周祈道。

謝庸點頭,又指指那榻上:“被褥也還算幹凈松軟。”

“這卻是有些怪了……難道真還如小六以為的,這裏面有什麽男男女女的愛恨糾葛?甚至商氏腹中之子是這裏道士的?那未免也太……”

“明日去看看商氏能不能述錄口供吧。”

周祈點頭,從大燭台上取了一支蠟燭,繞著這暗室四周走一走,四面石壁,掛著不少的舊灰塵,這裏斷然不是為囚禁商氏新建的。

周祈又回頭看看那床榻,這密室中前一個住的是誰?會不會每隔不久,就有一個商氏這樣的婦人被關在這裏?為了與寺廟爭香火殺人確實有些無稽,若是這目的是劫持商氏呢?他們囚禁她,照料她,是為了她,還是為了她腹中胎兒?

謝庸扭頭:“想什麽呢?”

“我想起各種道士煉藥的故事。石鐘乳、紫石英、硫磺、硝石這些不算什麽,聽說有人放嬰孩胎衣,說那是‘陰陽之祖,乾坤之始’,以此煉丹,可得‘先天之氣’,服之延年益壽。①”周祈咳嗽一聲,“聽說還有用女子經血的,他們以為吃這種丹藥可采陰補陽。”

謝庸點頭,“嗯”一聲。

周祈自覺是臉皮極厚的,說到這話,還是有些尷尬,卻見一向正經的謝庸似坦然得緊,周祈不免有些驚異。

看她那樣看自己,謝庸抿一下嘴,輕聲道:“阿祈,我略通醫術,你知道的……有的事,本是自然,倒也不必諱言。”

這般正經的話,周祈卻覺得似被他調戲了一般。總是自己調戲他,這回竟然被他調戲了,感覺有點怪……

謝庸微笑一下,阿祈真是世上最可愛的小娘子。

周祈再咳嗽一聲,正經起臉來:“據說還有拿孩童之心入藥的。”

謝庸點頭:“他們劫持商氏是何目的,之前是否害過旁人都是我們要查要審的。”

兩人在暗室找不到更多線索便出來,走去後面搜查玄誠等道士的屋子。

玄誠居後面正院,看起來似獨居其中三間,最兩側耳房放雜物,兩側廂房住著弟子們,並沒有周祈疑心的丹房。

玄誠的屋子還算講究,但要說特別,也不特別。一架八扇大青綠山水屏風,刻雲紋包銅角的桌案幾榻,案上放小銅香爐、筆墨經卷,壁上懸著《海外仙山圖》和道家七星劍。

照舊是謝庸查看那些案上的書冊經卷,周祈走進臥房去。

榻上青絹帳子、桂布被褥,周祈翻一翻床榻,找出一卷道家采陰補陽男女和合的書來。周祈打開看,其實也普通,東市書肆中這種東西不少。

再打開床榻前小鬥櫃,櫃裏放著觀內賬簿子,又有幾個大錢袋,錢袋裏裝的都是成貫的錢,這觀主親自管賬?

翻遍了,周祈也沒有什麽裝丹藥的瓶子罐子。

周祈從玄誠臥房出來,走到謝庸身邊。

謝庸手邊放著《易經》、《道德經》、《抱樸子》、《黃庭經》、《紫薇術數》、黃歷,甚至還有幾張符。

周祈拿過《抱樸子》來。《抱樸子》中便有煉丹的部分,但這種道家典籍裏沒有那種邪術。周祈展開看看,沒有什麽標記,這書卷也不算舊,估計玄誠並不常看。

謝庸把手中的信遞給周祈,周祈接過來看,這是玄誠寫給其“師兄”的,他有一個死了的師兄玄明,這應該是另一個。

看起來玄誠頗敬重這位師兄,光問安便問了一大篇,後面則說兩句“觀內一切妥帖,勿念”之類的話,後面便是說九月北鬥九皇誕的事,顯然這玄誠極是重視這九皇誕節,神神叨叨的,說什麽“長生萬壽”,甚至還抄了一段祈福經文。信末說要隨信帶去些新鮮瓜果,不知是不是因置辦瓜果,這信才一時未送出去。

周祈從這信中看不出什麽機關來,又遞還給謝庸,“怎麽了?這信有問題?莫非有暗語隱語?”周祈又看一眼那信。

謝庸搖頭:“只是覺得微有些奇怪。看起來他們似頗親近,卻只找到這一封還未送出的,沒有旁的往來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