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若說自私,他才是更自私的……(第2/3頁)

“他還這麽小就這般有聰慧,等他再大一些,肯定更不得了。”

你一言我一語間,二皇子換上了幹凈的尿布,吃上了溫熱的羊奶。

在一群光腦袋慈愛的目光的注視下,二皇子打了個奶嗝,眯起眼睛,很給面子的露出個笑容。

他一笑,寶華寺眾人的心就化了。

一個個捂著胸口,像是被佛光籠罩般,沉浸在一種“你若微笑,便是晴天”的愉悅感中。

***

新婚頭三日,元珣不上朝,成日裏跟阿措膩在一起,榴花宮的宮人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接受恩愛狗糧暴擊。

三日後,元珣老老實實去上朝,處理政務,阿措才有時間去接見那些國夫人侯夫人,與她們應酬閑話。

雖然她不是很擅長交際,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表面應付還是可以的。

那些誥命夫人早就聽聞當今皇後嫻靜寡言,所以見到阿措話不多,倒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妥,反而覺得她小小年紀便如此端莊穩重,真不愧是陛下選中的皇後。

這日午後,阿措與幾位夫人閑聊時,一位侯夫人突然問起一幹妃嬪出宮祈福的事來。

阿措乍一聽到這消息,還有些懵,下意識的看向小桃小荷。

小桃小荷,“………”

瞞不住了。

小荷很是自然的接過那夫人的話頭,客氣出聲道,“後宮妃嬪去宗廟祈福這事是由陛下決定且安排的,我們娘娘沒怎麽管這事。夫人若是感興趣,或許去問陛下?”

小荷的語氣很是恭敬,可話中的意思卻半點不客氣。

問這話的夫人臉色微妙的變了變,忙笑道,“嗨呀,臣婦也就隨口問一句。”便連忙轉了話題,誇起阿措今日佩戴的那對赤金鑲翡翠色.貓眼石墜子來。

待這些夫人告退後,阿措將小桃小荷叫到了跟前,輕聲問道,“後宮妃嬪出宮祈福是怎麽回事?”

小桃小荷兩人對視一眼,便一五一十交代了。

自打蔣妃將陛下的決議傳達下去後,後宮妃嬪們是日思夜想,輾轉反側,認真且嚴肅的考慮起去留問題。經過三日的權衡利弊之後,諸位妃嬪紛紛往蔣妃那裏稟明了心意。

“後宮活著的,且有位份的妃嬪現為三十九人,其中二十二人自請去宗廟祈福,余下十七人決定留在宮中,遷往西苑。”

小荷說著,從袖中掏出一份名單,雙手奉給阿措,“娘娘,這是具體的名單。”

阿措接過那冊子,輕輕翻看起來。

小荷繼續匯報著她們近日來的安排與部署,“宗廟和西苑那邊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三月初一,這二十二名妃嬪便會送去宗廟小住,同日,余下十七人會遷去西苑。”

三月初一,算算日子快了。

阿措掃過冊子上的名單,見到願意留在宮中的大都是些身居高位的妃嬪,譬如蔣妃扈貴嬪等人,那些選擇出宮的,大都是籍貫在外地,或是家中地位不算顯赫的。

她不禁問道,“她們有重獲自由的機會,為何不選擇呢?”

小荷斟酌著答道,“奴婢覺得,這些娘娘大都出身名門世家,從小學著禮教規矩,她們當初入宮來,身上是背負著家族使命的,那份責任不允許她們選擇自己的生活……”

聞言,阿措抿了抿唇,並未多言。

若放在她剛來人間的那會兒,她肯定會為這些高位妃嬪不忿,為她們爭辯一番。

但現在她已經來人間有一段時間了,也知道這人間條條框框的規矩不是一個人一張嘴就能改變的。

就連她自己,也潛移默化的被規矩影響。

有的時候她會想,再過個十幾二十年的,她會不會也變得跟這人間女子一樣,張口閉口就是規矩,舉手投足皆要標準呢?

這日夜裏,阿措靠在元珣的懷中,臉頰貼著他絲滑柔軟的寢衣料子。

她想起後宮的事,睡不著,沉默許久,小聲道,“陛下,你睡了麽?”

元珣手臂搭在她身前,灼熱的氣息掃過她光潔的額頭,低聲道,“沒。”

頓了頓,他問,“是在想那些妃嬪的事?”

阿措點了下頭,道,“我之前覺得她們能離開皇宮是件很不錯的事情,但今天想了許久,或許她們離開皇宮,也不一定過得好。陛下,你說,遣散後宮這事,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我們這樣是不是不太好?朝堂上那些官員和宮外的百姓會不會說我太自私,太小氣,不容人?”

聽著她這一連串的問題,元珣啞然失笑。

手指輕輕捏住她的耳垂,他的聲音低沉又磁性,“這世間很多事情,並不能用對錯來判定。”

更何況小孩子才論對錯,大人只論利弊。

這件事對他有利,他便去做了,管那滔天議論,累累罵名,他不在乎——

只是……

他睜開眼睛凝視著懷中的阿措,問道,“你在乎官員和百姓們對你的評價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