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渣秀才1(第2/6頁)

巧的是蘇家也有意為女兒找個讀書人來改換門庭,也看中了原身。

雙方各有目的,一拍即合,婚事就這麽定下了。

靳家貧寒,蘇惠娘從小卻是錦衣玉食長大的,蘇家怕女兒受苦,給陪嫁了無數的田產鋪面銀錢以及奴仆。

蘇惠娘帶著這些東西浩浩蕩蕩的嫁進了靳家,成了風光的秀才娘子,而靳家也因此擺脫貧困,豐衣足食。

本是雙方共贏的局面,奈何顧氏並不是個省心的,她打心眼裏敲不起蘇惠娘的出身,在蘇惠娘面前擺足了婆婆的譜,家裏本來有奴仆,她卻要讓蘇惠娘親自做家務以及伺候她。

蘇惠娘從小嬌生慣養哪會做家務,做得很吃力而且做不好,還要被顧氏斥罵,丫頭婆子們看不過去,便偷偷替蘇惠娘做好,讓顧氏以為是蘇惠娘做的,可顧氏是個人精,哪會不知道,狠狠叱罵了蘇惠娘,說她忤逆婆母,膽大妄為,要休了她。

蘇惠娘跪下來求情並保證會親力親力,甚至還交自己的私房錢交了一半給顧氏才讓顧氏收回成命。

接下來蘇惠娘就過上了痛苦的日子,家中的家務全由她操持,還要伺候婆婆丈夫,一應開銷也是由她出。

顧氏又是個慣會搓磨人的,每天天不亮就讓蘇惠娘去買糕點,站規矩,春夏還好,天氣暖和,可到了冬天,天寒地凍的,那可真叫折磨人。

古代婦人注重儀態,蘇惠娘又是個特別注重裝扮的人,冬天天沒亮就要去給顧氏買糕點,來不及梳頭,她怕弄亂發髻只好坐著睡覺,這樣一來發髻就不會亂了。

買回糕點來顧氏沒起床她就得在廊下站著等,不管打雷下雨還是下雪刮風她都得站在外面等顧氏起床用了早點才能自己去梳洗。

整整三年,蘇惠娘每天都活得像頭只能幹活的牲畜。

婆母搓磨便也罷了,更可悲的是丈夫還是個渣男。

原身拿著蘇惠娘的嫁妝在外面尋花問柳吃喝嫖賭,回到家還要甩臉色給蘇惠娘看,蘇惠娘有一絲半點做得不好,他就厲聲叱罵,甚至還動手。

蘇惠娘回到娘家哭訴,爹娘卻勸她忍,他們不能忍受有一個被休回家的女兒,在這個年代,要是出嫁的女兒被休回娘家,整個家族都會擡不起頭做人,家裏的姐妹也會嫁不出去,兄弟也沒有好前程。

無數的枷鎖套在的蘇惠娘脖子上,她不得不像頭牛一樣回到靳家,繼續被母子二人奴役搓磨。

蘇家及蘇惠娘的忍讓卻換來原身母子變本加厲的壓榨,蘇家為了讓女兒好過,每年都送去不少銀錢,蘇惠娘為了得個好兒媳婦的名頭,被逼得事事都要合婆母丈夫心意,卑微到了塵埃裏。

結束這個局面的是一次意外。

蘇惠娘無意中撞見顧氏與男人有染,顧氏怕蘇惠娘將她的事說出去,先發制人,要懸梁自盡,外人不知情的只以為是蘇惠娘不孝婆母,逼得婆母自盡,對蘇惠娘好一通斥責辱罵。

原身一怒之下將蘇惠娘告上官府,官府以蘇惠娘不孝婆母之罪抓去大牢關押,蘇惠娘有苦難言,覺得有辱娘家名聲,在牢中自殺了,就此結束了短暫的一生,也結束了她的痛苦不堪的媳婦生涯。

此後,顧氏又給原身找了一個舉人家的閨女為妻。

此女名為夏清荷,性子清高,目中無人,並不是蘇惠娘那種任人拿捏的軟柿子,顧氏被她吃得死死的,半點不敢擺婆母的譜,好吃好喝的供著她,蘇惠娘留下的錢財也全交到了她手上,顧氏在她面前說話都不敢大聲。

誰叫她是舉人出身,原身得靠著她父親提點科舉。

受制於人,自然矮了一截。

只是原身已經長殘了,失了原本的天賦,又不肯勤學苦讀,幾次應考落榜,夏清荷越發厭惡他。

後來,夏清荷的表哥考中了探花,夏清河便與原身合離,嫁給了表哥。

而原身與夏清荷成親那幾年,夏清荷搬空蘇惠娘留下的銀錢去資助表哥考試。

原身得知夏清荷是騙婚,為的是拿靳家的銀錢去幫助情郎,惱羞成怒沖到表哥家大鬧一場,爭執中還失手傷了表哥,被狀告到學政,剝奪了功名,還要受一場牢獄之災。

在原身從牢期間,顧氏病倒了沒銀錢醫治,活生生拖死了,原身得知母親病逝,覺得人生再無希望,慢慢的失了志氣,頹敗下去,染上了惡疾。

牢獄中最後的時間,他回想這一生後悔不已,如果不是在十三歲那年中了秀才後就輕浮虛榮,而是發奮讀書,他不會屢次不中,如果她嚴厲規範母親的言行,母親也不會做出丟人的事讓蘇惠娘撞見,如果他稍有一絲人性,也不會把蘇惠娘告上官府,斷送蘇惠娘的性命……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他絕不會再這樣做了。

原身帶著無盡的悔痛和遺憾死在了牢中,也算是自食惡果,罪有應得,只是他覺得對不起蘇惠娘,希望能彌補對蘇惠娘的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