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206(第2/3頁)

如今裴行儉一死,朝廷的局勢又會如何?

李沄被這個消息砸得有些發蒙,她勉力回神,看向蘇子喬,“子喬,你還好嗎?”

蘇子喬反握住李沄變得冰冷的手,他牽著李沄往內室走,聲音有些疲累卻平靜,“太平,我還好。師兄這一生起起落落,過得不容易。他自知大限將至,早早給我寫了信。他知道我想帶領大唐鐵騎踏破吐蕃的心願,那也是他的心願,他雖不能親眼見到那一天,但他的心永遠與將士們同在。”

李沄:“……”

永昌元年,中書令裴行儉薨於長安府中,享年七十。

聖人武則天為此十分悲痛,罷朝三天。

***

中書令裴行儉去世後,武則天任命狄仁傑為中書令,統領中書省。

狄仁傑當了中書令後,維持裴行儉在位時的政令不變,再度提拔姚崇、婁師德等人,武攸暨升至工部尚書。至於遠在揚州的薛紹,他連續幾年向朝廷請款,要治理運河洪澇,如今頗有成效。

狄仁傑想要將薛紹調回長安,當大理寺卿。

薛紹在離開長安前,官至大理寺少卿,離開長安到了揚州的這些年,薛紹在當地深受百姓愛戴,名聲頗好。如果這次他能調回長安,那便是大理寺的一把手。

“薛紹。”

武則天坐在案桌前,手裏拿著狄仁傑給她的折子。

“我記得他年幼時與城陽長公主一同入宮,眉清目也請,長得很俊俏,卻總喜歡黏在城陽長公主身邊。後來高宗皇帝讓他入宮陪英王和相王讀書,此子擅長背誦詩文,總是被英王拽到丹陽閣去找太平鬥詩。”

上官婉兒在旁邊輕輕為女皇扇風,聽著武則天的話。

武則天:“他的幼年到少年,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那時他雖有才華,也文采風流,卻不如攸暨機智靈活,也不如宋璟那般傲骨錚錚一身正氣。可誰能想到他離開了長安後,卻在揚州府如魚得水。”

上官婉兒聽到狄仁傑想把薛紹調回長安的話,眼裏神色微動,隨即垂眸,長而濃密的睫毛瞬間便掩去了眸中神色。

“狄仁傑想把薛紹調回長安當大理寺卿。”武則天的神情若有所思,“當年薛紹是自請調離長安的,他到揚州府之事,是狄仁傑促成的。這個狄閣老,當日他在大理寺之時,全力提攜薛紹,我以為他將畢生查案斷案的心血都教給了薛紹,定然是不舍得薛紹離開長安的,誰知他卻促成了此事。如今他當了中書令,又推薦薛紹回長安當大理寺卿。”

上官婉兒擡眼,比起少女時期,如今的上官才人多了幾分嫵媚艷麗之感。

她手中的扇子輕輕地扇著,聲音也輕,“薛紹此人,無論在何時何處,總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武則天側頭,看向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臉上神色坦然,她笑著與女皇說道:“聖人,禦史中丞宋璟多次想聯合大理寺暗中收集證據,他想辦周興來俊臣等人。可原大理寺卿忌憚周興等人,不願與他配合。原大理寺卿可不就是被禦史中丞纏得頭疼,特別向聖人申請調離大理寺的麽?”

武則天聞言,笑了。

女皇嘆息一聲,有些頭疼地說道:“宋璟這個年輕人,我很是喜歡。可他怎麽總是咬著周興來俊臣這些人不放呢?”

說起宋璟和周興來俊臣等人的這些事,此事沒娘,說起來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女皇武則天還是太皇太後的時候,總有一些人不識好歹跳出來攔路,攔路之人,有為官不幹不凈的,也有為官清廉安守本分的。不幹不凈的人,收集了證據找個錯,處理了就可以。但那些不容易挑出錯的人,怎麽辦呢?

為此,武則天養了幾十個酷吏,專門讓這些酷吏捏造證據,陷害朝廷命官。

一時間,朝廷人人自危。

在女皇還沒登基前,周興來俊臣等人深得武則天的信任。只要是周興來俊臣舉報的人,十有□□,她都會點頭讓酷吏去辦了。

宋璟掌管禦史台,直接向聖人負責,專職找茬彈劾官員。身為大唐高級司法部門一把手的宋璟,就很看不慣酷吏那套連坐和屈打成招的做法。但身為朝廷命官,除了時時警惕無恥之徒的陷害,禦史中丞也還想為大唐為聖人做些實事,因此都努力克制不與酷吏正面沖突。

那樣的克制,在武則天登基前後一兩年,是十分克制。

可最近一年,大概物極必反,少則半個月多則一個月,禦史中丞宋璟就能跟酷吏杠上一次。有時氣急了,他能當著聖人的面指著周興來俊臣等人的鼻子罵,說他們陷害忠良,視國家律法如無物,禍亂朝綱,總有一日,他會將他們繩之於法,將他們推出午門,斬首示眾。

那場面,是一觸即發。

滿朝文武百官,誰也沒有像宋璟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