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4/4頁)

【l**x:咳,那個,其實很簡單的,只要準備兩樣東西就好,一個是米飯,另一個是買來的,上一頓沒吃完的啤酒鴨,開火把啤酒鴨加熱,再把飯倒進去炒一炒就好了。】

【y**1:……收回我的佩服。】

【個**次:你要這麽說,我還想吃醬鴨了呢,在a市這邊都沒吃到好吃的醬鴨,小老板,醬鴨炒飯可以來一個嗎?】

【6**日:啤酒鴨、醬鴨可以的話,那我覺得鹽水鴨也可以,小老板,來一份鹽水鴨炒飯如何?】

【k**l:b市烤鴨在此刻應該有名字,我覺得烤鴨炒飯或許也不錯?】

……

【a**n:香酥鴨也可以啊!】

【4**b:想來想去只想到板鴨還沒人說了,小老板,你覺得板鴨炒飯怎麽樣?】

【天**3:板鴨不是拿來燉湯的嗎?】

【是**山:撲哧——你們這都能湊齊一個做鴨大全了。】

【o**6:鴨鴨那麽可愛,你們怎麽可以吃鴨鴨呢?吸溜……我覺得三杯鴨也不錯,挺適合拿來炒飯。】

……

阮綿蠻看著今天的評論,有特別多的問號,很想問他們,究竟是什麽仇什麽恨,要這麽吃鴨子,感覺都能湊出一本鴨子的一百種吃法了。

算了,做夢又不犯法,就讓他們在評論區裏想一想好了。

阮綿蠻直接退出店鋪,打開晉江小說閱讀,繼續看起之前收藏的小說來。

在她沒回應的情況下,顧客們在評論區議論一下也就罷了,倒也沒有真催著她上新,畢竟燒鴨炒飯也才剛出來沒多久。

不過,他們在店鋪評論區討論得還不過癮,竟然還跑到微博去討出了一個話題來,大晚上的,不知又騙了多少網友的口水。

在桂花的香氣中,很快就到了重陽。

重陽節是華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不過現代人,倒是很少再有人正兒八經的去過這個節日。

對於重陽節的了解,很多人大概是源自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由此知道重陽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阮綿蠻本來倒是想在重陽時約大家一起去爬山,登高賞秋,不過問了一下,見司景霖和吳老爺子他們都沒空後,便罷了。

既然不能去登高,阮綿蠻幹脆在重陽前做了不少重陽糕。

“糕”通“高”,吃重陽糕也有代替登高的意思,所以她特意做了不少,準備到時候也給顧客們送一送。

重陽糕又叫花糕,用的是糯米粉、粳米粉、白糖為原料,成型後,在表面鋪上紅棗、栗子等五顏六色的果子、加糖蒸制而成,做好以後,顏色鮮艷,十分漂亮,所以也有“花糕”的美稱。

阮綿蠻以前在古代時,做重陽糕有在上面插上彩旗的習俗,這會也沒省略這一步。

重陽節當天,司景霖和吳老爺子早上過來吃早餐時,就在桌上見到了重陽糕。

“這重陽糕可真好看。”吳老爺子誇完糕,轉頭又誇阮綿蠻,誇她重視傳統文化。

阮綿蠻只是習慣在重陽節做重陽糕而已,被他誇得倒是有些不自在,於是道:“你們嘗嘗味道怎麽樣。”

“好。”吳老爺子先哢嚓拍了張照片,準備到學校找老朋友炫耀後,才捏起一塊重陽糕吃起來。

重陽糕入口軟糯香甜,卻不黏牙,配上上面的果子一起吃,十分美味。

“好吃!”

吳老爺子話落,司景霖也頷首道:“味道很不錯。”

阮綿蠻見他們吃得香甜,笑著坐下也跟著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