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公主(第2/3頁)

見多了生靈塗炭的亂世流離,終於盼來太平,李瑤英覺得自己很幸運。

身為李家女郎,衣食不愁,出入有豪奴甲士保護,能夠在亂世之中平安順遂地長大,已屬萬幸。

阿娘溫柔慈愛,兄長愛護疼寵。

從安穩的現代莫名其妙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成為李家七娘,不算太糟。

然而很不幸,李瑤英很快發現自己有個不同母的長兄叫李玄貞。

大名鼎鼎的魏朝太宗皇帝李玄貞。

李瑤英看過《大魏李玄貞》這本書。

書中結尾男主李玄貞帶兵攻破南楚、西越和十數個小政權,得勝後立即返回長安逼親父李德退位,登基為帝,率兵平定草原,徹底一統南北,打壓世家,提拔寒族,文治武功,為大魏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再三確認李玄貞真的是自己的長兄,李瑤英瑟瑟發抖。

她和男主李玄貞,不僅僅是不同母那麽簡單。

他們是仇人。

李家世代鎮守魏郡,乃魏郡豪族。李德是家中庶子,幼時孤苦,二十五歲才迎娶商戶女唐氏為妻,二十八歲投身行伍,逐漸在軍中嶄露頭角,很快取代嫡出兄長成為李家家主,獲封魏郡兵馬使。

後來狼煙四起,各地生亂,李德順應時勢,以保衛家鄉的名義招兵買馬,率領族人起義,聚集起數萬之眾,打了幾場小勝仗。

李德時常領兵在外,唐氏留在家鄉照顧兒子李玄貞。

李玄貞兩歲那年,有夥亂兵倉皇逃竄至魏郡,趁守備空虛,直入郡城,洗劫一空。

留守魏郡的家仆送出消息:唐氏母子慘死在亂軍刀下。

李德怒發沖冠,作戰中誤中他人陷阱,損兵折將,身邊親兵全部戰死,自己也身受重傷,一個月內丟了數座城池。

眼看魏軍兵敗如山倒,李家多年基業馬上就要付諸東流,族人勸李德聯合世家以鞏固勢力。

李家是豪族,但算不上世家,一直不被世家所接受。

李德養好傷後,采納謀士的建議,前去當時世家門閥中實力最強大的謝家求親,允諾將來若能成就大業一定冊封謝家嫡女為後。

謝家有錢有人有名望,不過缺少能領兵作戰的將才,答應將嫡女下嫁李德,兩家定好婚期,達成共富貴的約定。

殊不知唐氏還活著。

她一個弱女子,帶著李玄貞逃過亂兵堵截,顛沛流離,吃盡苦頭,終於找到李德,剛好目睹謝家嫡女十裏紅妝,風風光光嫁給她的丈夫。

唐氏大鬧了一場,然而大禮已成,李德不可能悔婚。

李德得到謝家支持,很快壯大勢力,重振旗鼓。

戰場上所向披靡,後院卻燃起戰火。

謝氏出身名門,瞧不起祖上靠賣木材發家的唐氏,唐氏恨謝家奪走她的丈夫,成日詛咒謝氏。

一個是謝家嫡女,一個是結發妻子,李德兩個女人都不好得罪,一時之間焦頭爛額。

李德為難,下人們更為難,陰差陽錯之下兩位夫人都算是李德三媒六聘娶的正室,該怎麽稱呼?

最後只能含糊地一個稱唐夫人,一個稱謝夫人。

兩位夫人爭了好幾年,大郎李玄貞和謝氏所生的二郎李仲虔漸漸長大,戰火綿延到世子之位上。

謝家門第清貴,歷經幾朝幾代而不衰,李德的發跡離不開謝家的鼎力支持,李家長輩認為唐氏身份低微,而二郎李仲虔子以母貴,應該繼承世子之位。

眼看兒子爭不過李仲虔,性情暴烈的唐氏身著當年嫁給李德的嫁衣,自焚而死。

臨死前,她大笑數聲:“郎君,郎君,你終究是負了我!”

李德當時身在軍中,唐氏身死的消息送到大帳,他當場口吐鮮血,倒地暈厥。

半個月內,這位馳騁疆場多年的一代雄主蒼老了十多歲,滿頭黑發白了一半。

世人這才知道李德對發妻唐氏何等深情。

李玄貞成了世子。

謝氏心如死灰。

子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子而死。李玄貞覺得謝氏是逼死唐氏的罪魁禍首,對謝氏和她所生的兒女恨之入骨。

李瑤英的生母正是謝氏,二郎李仲虔是她的同胞哥哥。

唐氏臨終前叮囑兒子將來一定要為她報仇。

書中李玄貞一直牢牢記得母親的囑托,借他人之手逼死謝氏,設下陷阱害死李仲虔,連謝家的遠房旁支也沒放過。

至於謝氏的小女兒,書中只是一筆帶過,連名字都沒取,可能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

……

李瑤英無語凝噎。

發現自己是個名不經傳的早夭角色,而手握兵權的長兄時時刻刻想著怎麽折磨自己的阿娘、哥哥,肯定還會順手殺了自己,該怎麽辦?

李瑤英曾試著和李玄貞和解,發現此路不通。

李玄貞對謝家的恨意根本無法化解。

她只能先下手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