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代嫁(第2/3頁)

邦交無小事。

新朝建立不久,正是需要籠絡人心、建立威望、威服四夷的時候,朱綠蕓當眾允婚,葉魯部落打蛇隨棍上,大魏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此事,先前的幾場仗算是白打了。

這個悶虧,李德不吃也得吃。

……

與此同時,東宮長史魏明和李瑤英的反應一模一樣,也是一臉不敢置信的震驚之色。

“福康公主瘋了嗎?”他急得嗓子都變了調,“她居然要和親?”

傳消息的人是都尉秦非,太子李玄貞的部下,他抹了把汗,道:“長史,您說該怎麽辦?”

魏明氣得渾身顫抖:“無知婦人!無知婦人!我大魏將士在外奮勇殺敵,才能換得蠻族來投,聖上苦心經營,只等蠻族臣服,和他們締結盟約,這個蠢婦三言兩語就壞了聖上的大計!”

朱綠蕓是朱氏之女,她當眾收了信物,一點後路都不留給聖人,當真是愚鈍至極!

秦非咧咧嘴,扶住魏明:“長史,現在不是罵人的時候!”

他伸出指頭晃了晃。

“太子決不會讓福康公主去和親。”

魏明也想到了這一點,牙關咬得咯咯響,閉眼吐納,按下火氣,冷靜下來,問:“太子沒當眾失儀吧?”

秦非跺腳,嘆口氣:“您也知道太子有多看重福康公主,葉魯部落求親的時候,太子剛從球場上下來,去後殿換衣去了,也不知道被誰絆住了,半天才回來,得知福康公主要嫁去葉魯部落,立刻就變了臉色,不等聖上說話就拉著福康公主走了。”

李玄貞拉著朱綠蕓離開,李德面色陰沉,葉魯部落得寸進尺,禮部官員氣得一蹦三尺高,一場筵席鬧得不歡而散。

東宮屬臣六神無主,只能派秦非趕緊回東宮請教魏明。

魏明又氣又恨又著急,牙根處隱隱一股腥氣。

聖上乾綱獨斷,不願錯過和蠻族結盟的機會,心裏再惱,也會送朱綠蕓出嫁。

太子和朱綠蕓糾纏多年,肯定不會坐視朱綠蕓嫁去草原,即使她嫁了,太子也會帶兵把人搶回來。

誰也攔不住太子。

到時候,太子必定會和聖上起沖突!

一旦聖上和東宮有了嫌隙,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就有機會趁虛而入。

魏明飛快思考,幾息之間就做了個決定:不管怎樣,必須想辦法穩住太子。

他不在乎朱綠蕓嫁給誰,只怕太子情急之下犯糊塗。

還沒來得及謀劃什麽,窗外幾聲駿馬嘶鳴,幾個東宮扈從滾下馬背,飛跑進院。

“長史,太子殿下被聖上的近衛扣押了!”

魏明腦子裏嗡的一聲,沖出書房。

這麽快就出事了?

扈從一臉驚惶,抱拳道:“長史,方才太子殿下要送公主出城,被城門的金吾衛攔下送回宮,太子和聖上起了沖突,聖上大怒,讓近衛綁了太子。”

魏明急得直跺足,他就知道會出事!

“快去請太子妃殿下!”

鄭氏乃名門大姓之女,溫柔賢淑,知書達理。丈夫李玄貞和朱綠蕓藕斷絲連,她從未嫉妒,一直勸李玄貞早日娶了朱綠蕓,以免妨害兩人的名聲。

魏明聽扈從稟報完宮裏發生的事,知道事情緊急,顧不上避諱,求到她面前。

鄭璧玉慌亂了一瞬,很快鎮定下來,道:“我是內宅婦人,不敢妄議朝政,長史想讓我做什麽?”

魏明暗暗稱許,鄭氏不愧是望族之女,這一份從容,就足以勝過朱綠蕓。

他嘆口氣,道:“殿下,太子沖動之下和聖上起了沖突,暫時被扣押在宮中,眼下也只有您出馬才能勸太子向聖人服軟。”

李德先被朱綠蕓氣了個半死,還沒想出對策,又聽說李玄貞直接帶著朱綠蕓跑了,更是火冒三丈。

一國儲君如此意氣用事,成何體統?!

他派人把朱綠蕓送去公主府嚴加看管,綁了李玄貞,逼他和朱綠蕓徹底劃清界限,如若不答應,就要廢了他。

李玄貞不肯低頭。

李德怒不可遏,抽出龍案前懸掛的寶劍,作勢要砍李玄貞,被身邊近侍好說歹說給勸住了。

現在李玄貞還關在宮裏,不論誰去勸說,他一概不理會。

鄭璧玉已經聽侍女說了朱綠蕓主動要求和親的事,道:“殿下的為人,只怕不會輕易服軟。”

她是李玄貞的妻子,比其他人更了解李玄貞。

他平時看著溫和從容,舉止得宜,其實陰沉,冷郁,敏感,多疑,喜怒無常,不可捉摸。

鄭璧玉嫁給他四年,除了一個陰魂不散的朱綠蕓,沒受過其他委屈。

李玄貞敬重她,她投桃報李,也願意敬重自己的丈夫。

只有敬重,沒有親近。

同床共枕幾年,還生養了一個兒子,鄭璧玉發現自己依然沒走進李玄貞的內心。

她沒有怨過李玄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