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合一(第3/5頁)

長史嘆口氣,沒有再勸。

公主自小體弱多病,又在顛沛流離中長大,不曾像二皇子那樣玩世不恭,性子始終寬和仁厚,他知道自己勸不了她。

瑤英問:“我阿娘呢?”

長史回答說:“貴妃很安全。”

“不要讓她知道二哥的事。”

長史嘆口氣,謝貴妃那個樣子,就算當面告訴她李仲虔死了,她也聽不明白。

正說著話,派去兵部打聽消息的扈從趕了回來。

長史一臉希冀地看著扈從。

扈從道:“兵部吵翻了天,有人居然還要問大王的罪!有人說大王他們是被南楚偷襲了,也有人說他們是中了西川的陷阱。”

南楚和魏朝時常為爭奪山南東道、淮南道刀兵相向。當年謝家族滅就是因為南楚突然發兵同時攻打李德所在的大營和荊南,謝無量倉促迎戰,以減輕李德的壓力,後來荊南被圍,李德被困在襄州,無力救援,謝無量撐到糧絕,荊南城破。

蜀地也曾偷襲過魏軍。蜀王沒有向李德稱臣,李德派人去蜀地遊說僧人和名士回京,蜀地孟氏大為不滿,多次派兵阻止那些僧人名士回京。

一封封戰報陸續送回京師,總管趙通也不知道偷襲他們的到底是誰,不過每一封戰報都篤定地說李仲虔所率的右軍已經全軍覆沒。

長史一臉悲慟。

瑤英強撐著不露出失望之色,吩咐扈從:“繼續探聽消息,派一個人去東宮,太子和軍中將領一直走得很近,他知道更多更詳細的戰場情報。”

扈從應是。

瑤英回到王府,府裏上上下下的人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紛紛過來找她討主意。

內院管家過來稟報:“公主,後院那幾個鬧了一下午了!小的還抓著幾個偷盜財物的婢女。大王不在了,她們怕被送去教坊,鬧著要離府,哭天抹淚,尋死覓活,怎麽勸都沒用。”

長史怒道:“她們身為姬妾婢女,理當本分,再鬧,全都綁了發賣出去!”

瑤英攔住長史:“大難臨頭各自飛,二哥出了事,她們怕被連累,人之常情。”

她叫來所有管家。

“吩咐下去,誰想離府,收拾好行裝,去前院找管家領賣身契書,拿了東西就走吧。”

眾人面面相看。

瑤英重復了一遍,道:“你們若想走,也可以自行離去。你們侍候我二哥一場,盡心盡力,沒出過什麽岔子,別空著手走,走之前去賬房領一份賞錢。”

眾人臉上閃過羞愧之色,哽咽著跪下。

“公主,奴等不走,奴等留下來保護公主!”

他們在戰亂之中淪為奴婢,二皇子和公主收留了他們,讓他們能夠在亂世之中保全性命,衣食無憂,如今王府有難,他們卻自私地拋下公主,他們實在無顏面對公主啊!

瑤英搖搖頭:“王府未必還能庇護你們,你們若有其他投身之處,不必流連,收拾了東西就走。”

消息傳達下去,外院內宅一片悲戚的哭聲。

仆從們心中愧疚,又怕留在王府被連累,狠下心腸,悄悄收拾了包袱,相約離開。

管家當眾銷毀了眾人的賣身契書,每人發了一份賞錢,道:“公主已經命人去銷了官府那邊的存档,大家各奔前程罷。”

眾人拿了賞錢,哭得撕心裂肺,轉身對著正堂的方向磕頭,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

內院裏,李仲虔的幾個姬妾也大哭了一場,和瑤英拜別。

一直鬧到後半夜,王府才安靜下來。

能走的都走了,最後還是有很多人留了下來,親兵護衛更是一個都沒離開。

徐彪站在庭階前,看一眼院中稀稀拉拉的內院仆從,啐道:“那些王八羔子!忘恩負義,不知好歹!為什麽放他們走?依我看,應該綁了他們,打斷他們的腿,讓他們看看背信棄義的下場!”

瑤英看他一眼,道:“他們既然已經無心留下,不必強留。留下他們,必生禍患,不如早早打發了,他們可以自行謀生,府裏也能清凈下來。”

這個時候甘願留下來的都是真正忠心於李仲虔和她的人。

徐彪細想了片刻,確實是這個道理,撓了撓脖子,不吭聲了。

瑤英吩咐管家為她準備馬匹、幹糧等物。

等打聽清楚李仲虔遇伏的地方,她就啟程。

長史連忙勸阻:“公主,您真打算親赴戰場?您身子嬌弱,又是女郎,怎麽能親赴險境!”

窗外一輪玉盤高掛,月色濃稠。

瑤英忙了一整天,面色憔悴,卷草紋纏臂金松松地垂在寬袖邊。

“假如二哥還活著,我留在京中為他奔走,哪裏也不去,假如二哥真的不在了,我不管去哪兒都是險境,刀劍無眼,還能躲避,人心險惡,又該怎麽應對?戰場又有何懼呢?”

最好的結果和最壞的結果她都想過了,她已經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