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真正的交易(第4/5頁)

其他大臣立即響應。

“謝貴妃為謝氏嫡女,家世清貴,淑逸閑華,陪伴聖上於微時,與聖上同甘共苦,不辭勞苦。”

“愛女遠嫁,貴妃該是何等傷痛?”

大臣默契地不再提起福康公主、朱氏這個尷尬敏感的話題,七嘴八舌地誇贊謝貴妃,同時暗示皇帝:他們追隨李家左右,對前朝沒有一絲留戀!

宰相鄭瑜一直沉默著沒開口,等眾人誇了兩輪,方趨步上前。

“聖上,當年謝家舉族助聖上奪回魏郡,如今謝家滿門壯烈,秦王為陛下開疆拓土,身受重傷,七公主為聖上的大業自願代嫁,即將遠嫁和親……”

他頓了一下。

“臣認為,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能長久無母。”

話音未落,大臣們瞠目結舌。

李德沒有做聲,目光從鄭瑜臉上掃過,最後落到了瑤英臉上。

原來如此。

她並不是無所求,而是以退為進。

李德道:“謝貴妃多病……”

鄭瑜拱手道:“聖上,公主願意下嫁,葉魯部落便主動出兵助我魏軍收復涼州,若是七公主以嫡出公主的身份下嫁,葉魯酋長豈不是愈發對聖上感恩戴德?謝貴妃多病,宮中內務可由其他幾位貴妃協理。”

言下之意,皇後只是個虛名,更重要的是李瑤英成了嫡出公主,朝廷可以獅子大開口。

至於謝貴妃,既然癡傻,讓她擔一個皇後的虛名又能如何?

況且,當年李德許諾和謝家共富貴,如今謝家已經死絕了,李德也該補償一下謝氏母子。

至於李仲虔因此成為嫡子、會不會和李玄貞爭位,眾人並不擔心,瞎子都知道太子的地位有多麽穩固。

禮部官員立馬附議。

其他大臣遲疑了一下,跟著附議。

李德思索了片刻。

他永遠理智而現實,謝滿願已經癡傻,李仲虔身負重傷,李瑤英遠嫁……他剛剛以朱綠蕓敲打警醒眾臣,讓眾臣恐懼不安,這個時候,不能再讓他們寒心。

李德心計飛轉,很快做出決定:“傳敕中書、門下,冊封謝貴妃為皇後,七公主為文昭公主,和親葉魯部。”

眾臣悄悄松口氣,山呼萬歲。

聖上願意冊封謝貴妃為後,說明暫時不會對他們這些老臣來一個狡兔死、走狗烹。

李德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眯了眯眼睛。

看來朝中有很多同情謝家的人,他必須注意分寸。

正待起駕,跪在地上的瑤英突然再度下拜,朗聲道:“聖上,兒想起一事,請求聖上允諾。”

李德臉色微沉。

瑤英面不改色地道:“兒剛才思及舅父,心中沉痛不已。舅父為聖上鞍前馬後,嘔心瀝血,謝家滿門赤膽忠心,可憐外祖家代代忠良,卻血脈斷絕,未得善終……兒即將遠嫁,想起謝家連個祭掃供飯的後人都沒有,心中著實難安。”

“兒私以為,朝廷不可使忠良無後,不可讓天下仰慕謝家的仁人志士寒心。”

她直視著李德,迎著皇帝淡漠的視線,一字一字地道:“兒的胞兄仲虔幼時受舅父教導,在謝家長大,承襲謝家訓教,兒願為聖上盡忠,胞兄亦願為聖上分憂,兒請冊立胞兄為謝家嗣子,承繼謝家香煙,不使謝家絕後,讓天下忠良之士感沐聖上恩德。”

言罷,瑤英伏首下拜。

殿中眾人怔怔地望著她,猶如被人當頭錘了幾下,腦子裏嗡嗡直響。

關中已經恢復安寧,日益繁榮。

他們縱情享樂,歌舞升平,而謝家只剩下那一座座荒草萋萋的墳冢。

“聖上,臣附議。”

鄭瑜跪地。

其他人一個跟著一個跪地。

既然李仲虔威脅太子李玄貞的地位,謝貴妃又成了皇後,而謝家斷了血脈,不如就讓李仲虔過繼到謝家門下。

既是延續謝家這個在百姓心中崇高無比的姓氏,避免皇子爭位、朝堂動蕩,也是保李仲虔一命。

李德坐在榻上,看著在群臣一聲接一聲的附議聲中一動不動、沉著而堅定的瑤英,恍惚了片刻。

怪不得她那天來見他時會說那些話。

怪不得她剛才說無所求。

原來如此。

七娘根本沒打算和他交易,他利用七娘威懾群臣、徹底解決朱綠蕓這個禍患,七娘順勢而為,為她的母親和兄長謀求一線生機。

先慷慨主動代嫁,提起謝家情分,再在群臣急需緩和氣氛的時候煽動他們推舉謝貴妃為皇後,最後提出過繼李仲虔,每一步都算好了。

朝中大臣不會無緣無故幫她,這些人中,哪些和她私底下達成了盟約?

鄭宰相可不是個會仗義執言的人。

他一直沒把這個女兒當回事。

沒想到竟然輕看了她。

真可惜啊,她是謝滿願的女兒。

若是唐盈所生,倒不失是李玄貞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