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發誓(第2/4頁)

薛延那臉上露出忌憚的神情,想了想,憤憤地還刀入鞘:“王身為佛子,竟然將美貌漢女藏在王宮中,佛心不誠!我這就去見王,找他問個明白!”

言罷,揚長而去。

緣覺留下沒走,擡起頭,朗聲道:“文昭公主,王請你去正殿。”

瑤英從藏身的地方走出來,看著緣覺:“般若和阿史那將軍帶著藥回來了?”

曇摩羅伽召見薛延那,是不是好轉了?

緣覺搖搖頭,面皮緊繃,微顫的聲音卻泄露了幾分沉痛和慌亂:“一直沒有消息,寺裏的僧人都到了。”

僧人齊至,準備為他們的君主做法事。

瑤英心裏輕輕嘆了一聲——不是因為沒了庇護而愁悶,而是單純為曇摩羅伽感慨。

他天資聰慧,名滿西域,原本可以當一個避世而居的高僧。北戎攻打聖城時,世家棄城逃亡,他趁亂逃出佛寺,僧人勸他遠走避禍,少年的他斷然拒絕,率領中軍守衛王庭,拯救了數萬百姓。

瑤英從曇摩羅伽身上看到很多人的影子,她想起舅父謝無量,想起曾經的朱氏,想起亂世之中一個個前仆後繼的仁人志士。

不論中原還是西域,每當山河破碎、黎庶塗炭時,總有英雄毅然挺身而出,用他們的血肉為弱者掙得一線生機。

曇摩羅伽是一位真正的高僧,不僅佛法造詣極深,還用一生來踐行他的信仰,守護萬民,普度眾生。

可惜他怪病纏身,注定英年早逝。

以前瑤英沒見過曇摩羅伽,不覺得什麽,現在這個不久前救下她的人即將死去,她心裏不覺生出幾分悵惘。

她蒙上面紗,跟著緣覺到了正殿。

薛延那和士兵就走在他們前面,正拾級而上。

正殿殿門緊閉,只有側門開了一條細縫,身著通肩、半臂袈裟的僧人從兩邊廊道陸續入殿。

薛延那一口氣爬上高台,怒道:“王既然召見我,為什麽不開門?”

沒人回答他,腳步聲驟響,兩隊身著藍衫白袍的中軍騎士從四面八方湧出,走下廊道,將薛延那和親隨圍在最當中。

薛延那冷笑:“我犯了什麽罪過?”

騎士們沉默不語。

薛延那冷哼一聲,繼續上前:“滾開!”

倏忽一道金色亮光閃過,一道勁瘦矯捷的黑影從天而降,如閃電般撲向薛延那。

高台上安靜了片刻,繼而響起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不遠處的瑤英嚇了一跳,下意識後退半步。

高台前,薛延那神色驚恐,左手鮮血淋漓,在親隨的簇擁中踉蹌著直往後退,又被身後的藍衫騎士逼了回去。

他忍痛擡頭四顧,面孔抽搐了兩下,倉皇中擡刀劈砍。

黑影聳身躍起,靈活地躲過他的長刀,張開血盆大口,咬住他身邊的一個親隨。

親隨被撲倒在地,還來不及發出慘叫,渾身抽搐了幾下,鮮血從喉嚨溢出,轉瞬就沒了氣息。

其他親隨差點握不住手裏的刀,緊緊圍在薛延那身邊,臉色發白。

地上的黑影放開親隨,擡起染滿鮮血的臉。

瑤英站在階前,心口跳得飛快。

那是一只金黃色花豹,毛色斑斕油亮,爬滿古錢狀的斑紋。它一口咬斷親隨的喉嚨,尾巴搖了搖,蹲坐在屍首旁邊,看向正殿旁的閣塔,伸出猩紅色的舌頭,舔舐染血的前爪。

殿階前死水一般的岑寂。

薛延那冷汗涔涔,看一眼慘死豹口的親隨,望向閣塔。

夕陽西下,殿宇樓閣間灑滿金色輝光,塗飾金粉的窗戶前隱約立著一道高瘦挺拔的人影,一身玄色錦袍,清臒瘦削,就像一只潛伏在暗處的獵豹。

薛延那怒吼:“蘇丹古!你殺了我的人!”

人影大刀金馬地負手而立,似乎完全不把薛延那放在眼裏。

薛延那額前青筋暴起。

瑤英心中一動。

蘇丹古,那個代曇摩羅伽攝政的男人?

曇摩羅伽是西域百姓心目中的神,蘇丹古則是世俗中掌握王庭軍政大權的攝政王,他跟寬和悲憫的曇摩羅伽不同,乾綱獨斷,狠辣無情,百姓私底下戲稱他是守護佛子的金剛修羅。

修羅夜叉,兇狠好鬥,猙獰恐怖,可止小兒夜啼。

蘇丹古行蹤不定,據說去了高昌,瑤英這些天常常聽僧人提起他。

中軍近衛盼著蘇丹古早點回來,朝中大臣相反,他們怕蘇丹古回來——難怪他們害怕蘇丹古,他回到王庭的第一天就廢了薛延那的一只手。

薛延那左手血肉模糊,強撐著站穩,朝正殿大吼:“蘇丹古,你敢在殿前殺人,把王置於何處?!”

閣塔中的男人恍若未聞,轉身離開,地上的獵豹一躍而起,跳上長廊,幾個縱身,斑斕的身影消失在宮墻垣頂之間。

身後留下一道道鮮紅的爪印。

殿門開啟,中軍近衛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