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義士(第3/3頁)

“嚇著你了?”她笑問。

緣覺差點找不回自己的呼吸,呆呆地點了點頭,心中念佛不已,暗暗道:幸好今天攝政王沒過來。

阿史那將軍說得對,文昭公主太危險了!

瑤英滿頭珠翠,端坐榻前,鬢邊紗堆的牡丹花輕輕閃顫,道:“那就好,你是習武之人,心性堅定,你都嚇著了,其他人也能被我唬住。”

緣覺還在默默念佛,一副鎧甲送到他面前。

瑤英輕笑:“今天辛苦你給我當護衛,幫我充充場面。”

緣覺低頭應是,換上鎧甲,進屋,站在寶榻下首。另有幾個漢人也換上了鎧甲,人人佩刀,威風凜凜,和他一樣分立屋中各個角落。

侍女跪坐在瑤英身後,手中執寶扇、提爐、香盒等物,屋中幽香陣陣,幾名侍女在外邊廊道裏煎茶,茶香四溢。

緣覺脊背挺直,大氣不敢出一聲。

瑤英環視一周,確定每一個角落都布置好了,徐徐吐出一口氣。

早在王庭的時候,她派老齊聯絡各方義士,河西望族深受壓迫,心念故國,得知她是中原而來的公主,很快給出回應,這其中包括高昌的幾家豪族。

王室的支持固然重要,在西域經營多年、盤根錯節的豪族更要拉攏,既然尉遲達摩暫時被軟禁,那她就先聯合豪族。

今天她要和這些義士見面,氣勢至關重要。

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她暫時不能給出什麽保證,想震懾住這些和中原阻隔已久的河西豪族,必須先聲奪人,從一開始就唬住他們。

她得拿出最大的誠意,還得讓這些豪族從她身上看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剛來高昌的時候,瑤英看到路上沒有一個人穿漢裝、說漢話,心裏有些擔憂,怕豪族早就忘了故國。

後來她每天逛市坊,打聽高昌時興什麽花樣、什麽樣的妝容,什麽貨物最緊俏,發現一些古怪之處,漢字寫就的經文書籍仍然暢銷,貴婦人爭相購置中原而來的綢緞布匹、釵環珠翠。

齊年告訴她,很多人被迫改了習俗,但仍然不忘故國,每到節日的時候,他們都會偷偷祭祀祖先,盼著王師前來。

所以,第一次見面,瑤英必須讓豪族們看到一個高貴自信、給他們帶來希望的大魏公主,而不是一個無助可憐的小娘子。

她所梳的發式、臉上的妝容,身上的衣著,身邊親兵、侍女的著裝,屋中的布置陳設,並不是現在長安時興的模樣,而是多年前國破之時北方的風尚。

本地豪族遠離中原,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故國,才能讓他們心生觸動。

瑤英定定神,眼神示意守在門口的護衛,可以放人進來了。

……

樓下,一行人神色匆匆,穿過熱鬧的市坊,匯聚到店鋪前。

這些人有老有小,都頭戴金花冠,辮發垂背,身穿圓領小袖團花錦長袍,彼此打了個照面,神色凝重,不停詢問:“你們也聽說了?”

來的人都是平時私底下訓練義軍的姻親,知根知底,站在一處交頭接耳,噔噔蹬蹬上了二樓。

畫簾開啟,侍女挑起水晶簾,幽香撲面而來,滿室閃動的華光中,文昭公主含笑瞥一眼眾人,一雙明眸,顧盼生輝。

於老者來說,此景此景,正是他們少年時的回憶。

昔日太平盛世,家族興旺,百姓和樂,絲路暢通,商貿發達,高昌是何等的繁華昌盛!

眾人呆愣了許久,一時百感交集,心中熱流湧動,朝瑤英行禮。

瑤英心中大石落地。

從這些人的反應來看,她做對了。

……

當晚,高昌王宮。

一封用漢文書寫的密信送到尉遲達摩手中,他看完信,眸中閃過一道異色。

門外有腳步聲傳來。

尉遲達摩背過身,將信紙放在油燈前,任火焰慢慢吞噬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