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杖打(修別字)(第2/3頁)

留在王寺的幾個親兵早就翹首以盼,等著瑤英一行人平安回來,今天攝政王身死的消息傳遍聖城,他們也聽說了,一個個心急如焚,想出城去找瑤英,又記得她的叮囑,不敢私自離寺,只能愁眉苦臉地幹坐著發愁,唉聲嘆氣。

瑤英突然出現在院門口,親兵們呆若木雞,還以為在做夢,抹把臉,上前給她磕頭。

“公主,您總算回來了!”

巴米爾把瑤英安全送到,轉身回石窟。

瑤英目送他走遠,立在門前,眺望北邊高聳的山崖,夜色濃稠,崖壁上的石窟群裏透出點點燈火,遠望就像浮動在雲層間的仙宮天燈,清冷出塵。

她出了一會神,在親兵的簇擁中回房。

“公主,您怎麽一個人回來了?謝青、謝沖他們呢?”

“聽說王庭的攝政王被盜匪圍攻而死,是真的嗎?”

瑤英輕描淡寫地道:“阿青他們過幾天就能回來,你們不用擔心。攝政王的事是王庭事務,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麽,你們不要多問。現在時局不穩,這幾天都不要出去走動了。”

親兵們應喏,向她稟報這個冬天城外收留了更多無家可歸的河西遺民,按照她走之前的吩咐,他們幫那些流民挖出一個個地穴居住,雖然今年的雪比往年大,但是流民有抵擋風寒的容身之所,有果腹的食物,可以熬過這個寒冬。流民們很感激瑤英,發誓等天氣暖和以後一定會賣力勞作。

瑤英坐在燭台旁,一邊翻看賬冊名錄,一邊聽親兵一個個上前匯報,心裏暗暗感慨:這些親兵原本都是粗人,現在一個個領了別的差事,有的帶著流民蓋房子,有的教孩子習武,有的成了教書先生,有的天天守著葡萄幹,有的嘴皮子厲害,和精明的胡商打嘴仗、砍價擡價,有的整天在市坊轉悠,買馬、買羊、買牛……再歷練一段時間,個個都能獨當一面。

親兵七嘴八舌地匯報完,其中一個想起一件事,拍了一下腦袋,臉上騰起憤怒之色,氣呼呼地道:“公主,福康公主也來聖城了!”

瑤英擡起眼簾。

親兵冷笑連連:“屬下說錯了,福康公主現在是北戎公主,她不知道怎麽成了北戎的公主,出使王庭,來到聖城的第一天就指名道姓要見您!”

瑤英啼笑皆非:“她要見我?”

親兵點頭:“北戎正使親自來王寺,說公主是北戎公主的故人,要求見一見公主,寺主回絕了,說您在大殿為佛子祈福,誰也不見。”

“他們不敢得罪佛子,只得罷了。不過屬下看到北戎使團的人在王寺外出沒,他們肯定是想等公主出門的時候帶福康公主來見您。”

瑤英雙眼微眯。

朱綠蕓為什麽一定要見她?

……

巴爾米避開巡視的僧兵,回到石窟。

曇摩羅伽仍然立在龕室下,滿室燭火搖曳,他摘下頭巾,撕開傷疤,露出本來面目,道:“去請提多法師。”

音調清冷。

巴爾米應喏,轉身出去,半個時辰後,領著一名身披灰色袈裟的老者踏入石窟,退了出去。

老者顴骨瘦削,一雙褐色眼睛看去黯淡無神,眼底卻有精光閃爍,顫顫巍巍地走到龕室下,輕聲道:“貧僧乃寺中維那,掌管戒律,使諸事有序,眾僧嚴守戒律,王召貧僧前來,有何吩咐?”

曇摩羅伽雙手合十,掀袍跪下,道:“弟子羅伽違犯大戒,理當領罰。”

老僧眼皮顫動了幾下,雙手合十,問:“王犯了何戒?”

“殺戒。”

老僧嘆口氣,“亂世之中,護衛國朝,庇佑眾生,不可避免。不過王是沙門中人,既然犯了大戒,確實不得不罰。”

他低聲念了幾句經文,高高舉起法杖。

……

杖打聲一聲接著一聲。

巴爾米站在石窟外,聽得頭皮發麻,曇摩羅伽卻吭都沒吭一聲。

半個時辰後,老僧離開,巴爾米吐了口氣,快步走進石窟中。

曇摩羅伽站起身,臉上神情平靜,走到另一間起居的禪室,脫下帶血的內衫,取過架上的絳紅色袈裟穿上,拿起一串持珠,籠在手腕上,繞了幾個圈。

過於寬大的袈裟裹住他修長結實的身體,也遮住了肩背上的新鮮傷痕。

一聲細微輕響,一方軟帕從他脫下的內衫袖間滑落出來。

巴米爾連忙俯身撿起軟帕,怔了怔:軟帕柔軟細滑,料子精細,刺繡的山水圖案精美富麗、煙雲浩渺,有股暖甜香氣,還繡有方方塊塊的漢字詩文,一看就知道不是佛子所用之物。

文昭公主是漢女,這帕子肯定是她的,據說公主懂一種高超的技藝,教給了她的族人,現在王庭人人都知道漢人商隊賣出的布料最精巧。

巴米爾臉上騰地一下紅得能滴出血來,頓時覺得手上的帕子仿佛有千斤重,而且還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