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認罪(第4/5頁)

放任世家圍城,就是為了收攏兵權。

從今夜起,這些士兵將不再是世家的私兵。

……

這一夜,聖城百姓戰戰兢兢,不敢合眼。

王庭朝堂動蕩,世家咄咄逼人,收買禁衛軍,刺殺佛子,被忠於佛子的禁衛軍和中軍近衛拿下。

城外四軍在天黑之際嘯營,倉促發動攻城,趕來參拜佛子的部落騎兵及時趕到,沖散四軍,將他們驅趕至城下,佛子親至城頭,士兵愧疚難當,痛哭流涕,棄械投降。

翌日,部落酋長紛紛上疏,要求重懲帶頭刺殺佛子的薛延那。

曇摩羅伽沒有立刻處置世家,而是先提拔立功的將士,大肆封賞,並頒布政令,此後四軍中,士兵不論貴賤出身,只要立下戰功,都可以得到晉升。

這道政令馬上不脛而走,士兵群情振奮。

正殿大門緊閉,帶兵進入王宮的世家被禁衛軍甕中捉鱉,從康莫遮到安家親兵,一個沒落,全都押入地牢。

消息一道道傳入地牢,康莫遮哈哈大笑,歇斯底裏。

這幾年攝政王蘇丹古代理朝政,佛子時常閉關,蘇丹古狠辣無情,世家恨之入骨,處心積慮想要除掉他,卻忘了佛子才是蘇丹古的倚仗!

他們太自信,以為佛子行事謹慎,不敢與世家為敵,只要陳兵於聖城外,殺一個措手不及,佛子倉促之下只能妥協,畢竟平衡朝堂、不與世家硬碰硬是曇摩家的祖訓,而且外敵當前,他肯定不想看到朝堂動蕩。

沒想到佛子一氣之下,竟然和世家撕破臉皮,四大世家,他一個都不倚靠,直接從兵權下手,瓦解世家。

康莫遮不禁有些後悔。

佛子十三歲便能帶兵退敵,即使蘇丹古死了,佛子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太小瞧佛子了。

一夜過去,天地變換。

當康莫遮被押至殿前時,那張總是紅光滿面的臉龐變得枯瘦憔悴。

他擡起頭,望著寶榻上低頭批改奏疏的曇摩羅伽。

殿中光線昏暗,案前點了一盞燈,燈火如豆。

“王,您並未閉關,是不是?”康莫遮喃喃道,“從您出關到現在,還不到半個月,部落騎兵怎麽可能這麽快趕到聖城,像天降神兵一樣沖散四軍?”

他苦思冥想了很久,怎麽想都想不通世家動作如此之快,佛子明明一直待在佛寺,為什麽能指揮千裏之外的部落騎兵?

答案只有一個。

“您早就知道攝政王遇到危險,提早做了安排……您沒有閉關,甚至在攝政王還沒遇害之前,您就張好大網,等著我們上鉤!”

康莫遮苦笑。

事已至此,想明白這些有什麽用?

他已經成了階下之囚。

“王會怎麽處置我們?”

曇摩羅伽語調平靜,道:“查清罪責,按律處置。”

康莫遮一怔,隨即輕笑,皺紋舒展。

王是佛子,他不會像張家那樣為了鞏固勢力大肆屠戮,無論何時,佛子不會對老弱婦孺舉起屠刀。

康莫遮長嘆一聲,“王這麽做,又是何苦呢?您明明可以不理世家紛爭。”

宦海沉浮多年,一心追逐家族利益,他無法理解曇摩羅伽的做法。

曇摩羅伽放下一卷羊皮紙,道:“王庭四軍由世家把持,朝中內鬥不斷,北戎虎視眈眈,四軍一旦起了齟齬,不到兩天,線報就會送至北戎。不除內患,王庭難以抵抗北戎。”

這幾年北戎攻打王庭的時機剛好都是朝中發生動亂的時候,他之前忙於迎戰,心力交瘁,幾次瀕臨死境,無力整治朝堂,這一次瓦罕可汗也遇到了亂子,機不可失。

康莫遮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您要收回兵權,才能專心應對北戎。”

他搖頭失笑。

唯有同心協力才能對抗外敵,這個道理,難道他不懂嗎?

他懂,其他世家也懂。

但是誰都做不到,因為誰都不願做那個放棄家族利益的犧牲者。

“王,您志向遠大,為王庭的長治久安圖謀,可您低估了人心!您打破了平衡,世家貴族暫時臣服,但他們還會死灰復燃。”

“歷來的英雄,哪個有好下場?”

康莫遮盤腿而坐,看著曇摩羅伽,仿佛君臣對談。

“王記不記得賽桑耳將軍?還有摩訶將軍?他們對王庭忠心耿耿,嘔心瀝血,一生為公,到頭來,一個滿門被屠,自己也死於亂匪之手,一個被君主厭棄,五馬分屍,族人淪為奴隸,可笑的是,那些被他們提拔的平民很快成為新貴,為了融入世家不擇手段,和世家一起踐踏奴役平民百姓,他們的嘴臉,和世家有什麽不同?”

康莫遮哈哈大笑。

“王,您是佛子,是一國之君,您離不開世家,世家就如離上草,一枯一榮,生生不息。您今日打壓我們,掌控朝局,可地方上的治理還是要靠世家,世家根深葉茂,從王庭建國的那一天起就成了王庭的血脈骨肉,沒有世家來維系地方,王庭就是一盤散沙,不到幾年,世家會再度興起,您終將向世家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