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長公主(第2/3頁)

緣覺在一旁解釋道:“王,阿史那將軍今天和文昭公主出城去了,剛剛才回王寺,所以來遲了。”

畢娑眼皮一跳,立馬看向曇摩羅伽。

曇摩羅伽低著頭,沉默不語,書寫的動作絲毫沒有凝滯。

緣覺退了出去。

畢娑心裏有些不安,等了一會兒,見曇摩羅伽始終沒有開口說什麽,按下心思,專心看羊皮紙,看到最後幾句,臉色大變。

北戎送來國書,開頭說了一堆場面話,最後說他們的大王子想求娶赤瑪公主,以結兩國之好。

畢娑怒道:“北戎人是什麽意思?他們明知赤瑪公主不可能外嫁。”

赤瑪公主只會嫁給王庭貴族。

“瓦罕可汗在試探我。”曇摩羅伽停下筆,道,“四軍剛剛歸攏,無法出戰,你傳信沙城各地駐兵,若有人前來挑釁,不論對方是北戎軍隊還是小股部落,按兵不動,有違軍令者,軍法處置。”

畢娑應是,現在北戎封鎖消息,他們必須謹慎。

商量了些其他事情,畢娑告退出去。

退到門口時,他突然停下,擡起頭,看著曇摩羅伽,道:“王,今天文昭公主邀我出城是為了談正事。”

曇摩羅伽沒有作聲。

畢娑看不出他到底在不在意這事,站了一會兒,默默退了出去。

錦帳前香煙裊裊。

曇摩羅伽手裏的筆停了下來,眼睫輕輕顫動,取下腕上的持珠串,手指輕輕轉動佛珠,默念經文。

風從敞開的門吹進禪室,一室暗湧。

片刻後,他把持珠籠回腕上,提起筆,繼續批閱其他奏疏。

這時,門口傳來一陣刻意放輕的腳步踏響,近衛般若在門外行禮,臉上漲得通紅,神情焦急。

“王,仆陪同禮官接見各國使臣,聽到一些流言。”

他進屋,單膝跪下,聲音裏透出幾分憤怒。

“您得管管文昭公主!不能再這麽縱著公主胡鬧!”

曇摩羅伽停筆,眼簾擡起。

般若立馬收斂了怒氣,小聲抱怨:“王,文昭公主鞭打北戎公主的消息已經傳遍聖城了。”

今天,般若去驛館安撫各國使臣,被各國公主的仆從圍著問七問八,不勝其煩,還聽說了一道流言。

瑤英和朱綠蕓會面的那一日,故意留著探子,那些探子親眼看到她連客套都不講就直接抓了朱綠蕓和親兵,當場折磨,最後還放話威脅朱綠蕓,大驚失色,趕回去向他們的主人稟報——他們的主人正是各國公主。

般若一臉恨鐵不成鋼地道:“現在流言傳遍了,他們說文昭公主驕縱跋扈,心狠手辣,害怕其他國的公主奪走您,帶著人抓走北戎公主,逼她回北戎,正好北戎使團要走,其他國的公主都信了!”

說著說著,他的聲音又拔高了點:“那些公主問我文昭公主是不是像傳說中的那樣,在您面前千嬌百媚,聽話順從,其實毒如蛇蠍,心腸歹毒,她們還說,誰接近您,文昭公主就會下毒毀了誰的容貌,為了您,她無所不用其極,什麽惡毒手段都使得出來……”

說到最後,般若搖搖頭,“公主太驕縱了,流言越傳越誇張,以後王庭百姓會怎麽看您?王,您得管管文昭公主。”

曇摩羅伽放下奏疏,叫來緣覺,問他聽沒聽過流言。

緣覺答道:“聽說過,北戎公主剛到聖城就要走,百姓都說……說文昭公主爭風吃醋,才會逼她走。”

曇摩羅伽眉頭輕擰。

……

一場動亂兵不血刃,朝中局勢漸漸安穩,佛子曇摩羅伽的生辰、齊聚聖城的各國公主再次成為百姓茶余飯後最常談起的話題。

戒嚴解除後,聖城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擠滿了參拜的信眾。

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朱綠蕓一行人灰頭土臉地離開聖城。

朱綠蕓是被姑母義慶長公主強行送來王庭的,巴不得早些走。

她的親兵卻不想就這麽回去,無奈王庭直接派兵送他們返回,完全沒有轉圜余地,他們無計可施,只能無功而返。

來王庭的時候,他們白天趕路,夜裏休息,遇到風雪天就在驛舍多住幾天。返回時,王庭士兵不斷催促,他們沒法傳遞消息詢問下一步的計劃,只能棄了大車,所有人騎馬,晝夜不停地趕路,很快抵達邊境。

辦理好文書過所後,北戎守軍忽然扣下幾人。

親兵怒道:“我們奉命出使王庭,現在要趕回伊州復命,詔令在此,是斷事官親筆所寫,你們無故扣人,是要以下犯上嗎?”

士兵們哄然大笑,並不解釋,檢查每個人的過所,確認無誤以後,才下令放行,卻不是放他們回伊州。

親兵一頭霧水,向押送的士兵打聽到底要送他們去哪裏,士兵緘口不言。

三天後,忐忑不安的一行人被送至一座用來放哨的土城。親兵正好和土城守兵認識,找到相識的守兵,求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