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卡著了(第2/4頁)

“誰打斷了攝政王運功?”她問。

緣覺看向其他地方,含糊地道:“一個小意外。”

看他不想細說,瑤英沒有追問,問起服藥的禁忌,緣覺一一答了。

說話間,一個傳令兵快步跑了過來,請瑤英去馬廄一趟:“阿史那將軍不久前俘獲了一批戰馬,不知道是不是海都阿陵部的戰馬,請巴彥公子過去看看。”

瑤英立馬來了精神。

緣覺道:“我給公主帶路。”

馬廄在另一處山坡,兩人走了很長一段路,離開中軍駐紮的營地。

整座營地更像一座城鎮,數千頂帳篷密密麻麻散落在向陽的山坡下,旌旗大旛迎風招展,身著不同服色的士兵穿行其間,雖有數萬人駐紮此處,但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帳篷和帳篷之間進行過縝密的規劃,看去道路平直,四通八達,不過瑤英走了一會兒就發現所有道路都不是直路,而是彎彎繞繞七拐八拐。行走其中,沒有人指引又看不懂旌旗指示的話,很容易迷失方向。

緣覺帶著瑤英穿過迷宮似的路徑,和她解釋:“營地這麽安排是有緣故的,北戎人擅長突襲,如果全是直路,他們的戰馬很容易長驅直入。紮營前,攝政王吩咐下來,多設幾道拐彎,營地和營地之間設有關卡和通關密語,即使敵人攻進來也無法發動沖鋒,可以給營地的人爭取更多反擊的時間。”

他們穿過幾座營地,期間果然有士兵盤問通關密語,兩人答了,來到馬廄,馬奴帶著瑤英轉了一大圈,她這才知道畢娑為什麽讓她來馬廄。

各個部落為了區分各自的財產,通常會在所有馬匹左胯骨的中心部位烙一個印記,作為標識,不同部落的標識不同。

在中原,每個馬場所出的馬匹也會烙上馬印,而且詳細標明馬匹的年齡、種類和出自哪所馬場,方便征調辨認,培養馬種。

馬奴道:“這批戰馬的馬印我們以前從未見過。”

瑤英看了馬印,搖搖頭:“我也沒見過,可能是其他遊牧部族的。”

馬奴記下,讓人去通報畢娑。

兩人騎馬回營地,遠處傳來一陣接一陣沉悶的號角聲響,王庭軍隊每隔幾十裏設有一處驛站,越接近營地,驛站越密集,每當一地發現敵軍動向,立刻示警,吹響號角,傳遞軍情,以減少斥候軍馬來回奔波。

號角聲響過後,營地並未慌亂,左右兩翼沒有動靜。片刻後,只聽蹄聲如雷,一隊人馬從中軍營地馳出,數十人肩負長弓,腰佩長刀,馬鞍旁掛滿鼓鼓囊囊的箭袋,朝著號角聲傳來的方向疾奔而去,像一卷烏雲刮過大地。

瑤英認出領頭的人是蘇丹古,勒馬停在原地,目送他遠去。

緣覺在一旁小聲說:“我們不知道瓦罕可汗的主力藏在哪裏,幾位將軍越來越急躁。攝政王說,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急躁,前天攝政王處置了幾個指揮使,將軍們都冷靜了下來,現在就算四面八方都有號角聲響起,營地的人也不會慌亂。”

瑤英心道,細枝末節很可能決定成敗,現在確實不能急躁。

這日遲暮時分,號角聲再度響起,這回聲音平穩悠長,蘇丹古帶著隊伍返回,他們發現一小股輕騎,中軍沒有現身,斥候給附近部落示警,讓部落攔下那股輕騎。

“遇到大軍,不能暴露,立刻返回報訊。遇到斥候,能抓就抓,不能放過。遇到小股部隊,由部落攔截。”

“從馬印來看,北戎從更遠的地方召集了部族,遇到陌生部族,不能貿然靠近。”

命令傳達下去,接下來的幾天,士兵們漸漸習慣這種小股部隊輪流巡視的方式,繼續探查北戎大軍所在。

畢娑每天帶人收攏附近被攻擊的部落,將他們帶到另一處營地安置。

……

每天晚上,瑤英伏案給尉遲達摩、楊遷、謝青幾人寫信,然後整理文書,為畢娑處理文書、記錄士兵的賞罰懲處之類的瑣碎小事。

其他幕僚急於獻策,厭煩處理這些瑣碎,她以巴彥之名隨軍,平時盡量待在帳中整理文書,任勞任怨,絕不會爭功,其他幕僚大喜,慢慢地將一些不涉及軍機的小事交給她處理。

她一開始有些磕磕絆絆,熟悉以後,漸漸能辦理得井井有條,從前她為李仲虔處理過軍務後勤,處理這些不難。

曇摩羅伽每晚深夜才回,瑤英也忙到深夜。

每晚,他掀開氈簾,帳中燭火微晃,瑤英盤腿坐在案前書寫,擡起頭,朝他一笑,等他拂開頭巾,端詳他的臉色。

“將軍回來了。”

夜夜都是如此。

有時候她明明已經忙完當天的軍務,仍舊手執卷冊,坐在案前等他,直到他回來,她才收拾好書案,確認他沒有身體不適,躺下睡覺。

這日淩晨,天還沒亮,營地裏忽然號角聲大作,有人發現瓦罕可汗一個兒子的蹤跡,畢娑和曇摩羅伽帶了幾千人出營地,戰馬嘶鳴,營盤氣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