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繩索(第2/3頁)

畢娑身子晃了晃,長嘆一口氣。

緣覺伸手扶他:“將軍?”

畢娑苦笑,“我錯了。”

“什麽?”

畢娑嘴唇輕顫,他錯了。

他低估了曇摩羅伽的堅忍。

羅伽明知李瑤英和李仲虔團聚以後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離開王庭,依然沒有表露出一絲黯然消沉,從容地指揮士兵作戰,處理繁瑣的朝政,為王庭的將來嘔心瀝血。

他太過平靜,以至於畢娑完全看不出來他從李瑤英的信上看到了什麽。

畢娑雙手緊握成拳。

羅伽甚至沒能好好和李瑤英道別。

假如李瑤英見到李仲虔,真的不再踏足王庭一步了,羅伽這輩子豈不是再也見不到她了?

畢娑自嘲一笑,“緣覺,剛才萬戶他們因為怎麽處置北戎俘虜的事情大鬧了一場,你知道王心裏在想什麽嗎?”

緣覺一臉茫然。

畢娑不無感慨地道:“假如文昭公主在這裏,一定能明白王的憂慮,她總能開解王……”

她甚至還能讓心如止水的羅伽露出微笑。

如果世上沒有這樣的人也就罷了,可偏偏有,不僅有,還來到羅伽的身邊,和羅伽相處,然後又要離去……

何其殘忍。

……

當天,曇摩羅伽迅速處置了幾個濫殺俘虜的將官,軍中的騷亂平息下來。

投降的北戎貴族被送到阿桑部就地安置,北戎強行迫征召的北戎奴隸也被放回,隨他們返回各自的部落。奴隸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激涕零,離去前,他們對著聖城的方向頂禮膜拜,唱誦佛號,痛哭流涕。

曇摩羅伽一夜沒合眼,處理完軍務,命莫毗多繼續追擊瓦罕可汗殘部,自己率領大軍返回聖城。出征前,他早有布置,即使頭幾道防線崩潰,聖城也不可能輕易被攻破,但是危機還沒解除,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他必須盡快趕回聖城主持大局。

大戰後的第二天,大軍稍加整頓,分成前軍後軍,立刻開拔,趕回都城。

前軍都是輕騎,拋棄輜重,一路疾馳,士兵吃喝都在馬背上,馬不停蹄地趕了幾天路,繞開繁華市鎮,趕到之前設伏的雪山腳下,曇摩羅伽派出斥候打探消息。

半個時辰後,斥候和奉命埋伏在此處的將領葛魯一起返回。

葛魯抱拳道:“攝政王,我們已經把海都阿陵和他的幾千精銳困在河谷裏,您之前吩咐過,不能和海都阿陵硬碰硬,只要困住他就可以,末將等這些天牢記攝政王的指令,守著所有出口,海都阿陵他們已經好幾天沒現身了。”

此前,蘇丹古命葛魯幾人分別率幾千精兵埋伏在雪山下,眾人大惑不解:茫茫雪山,連鳥雀都見不到,只能偶爾瞥見蒼鷹的蹤影,從來沒有人能夠翻越雪山直接攻打聖城,攝政王讓他們在這裏設伏,不是白白浪費兵力嗎?

眾人不解歸不解,還是老老實實按著吩咐挖掘壕溝陷阱,布置拒馬路障,每天給弓弩車擦幾遍油,每隔一個時辰派斥候巡視,隨時注意信鷹的動靜,如此這般按部就班地忙活了一段時日,別說北戎兵,連只豹子都沒看到,正抱怨攝政王多此一舉,斥候連滾帶爬地沖進營地:他看到一群人像靈敏的山羊一樣從懸崖峭壁間爬下來了。

葛魯大驚失色,想起蘇丹古的叮囑,鎮定下來,召集人馬,聯合其他幾支伏兵,在海都阿陵放松警惕、沖下山坡之後,出其不意地發動突襲,以弓弩陣將海都阿陵的五千精兵攔腰截斷,逼他們退入河谷。

海都阿陵沒料到此處會有伏兵,狼狽地渡過冰冷的冰川融水匯成的河流,葛魯沒有窮追不舍,退回營地,堅守營盤,牢牢地守住防線。

接下來的幾天,海都阿陵時不時試著沖破防線,有時候還派出嗓門大的士兵辱罵佛子,意圖挑釁,葛魯他們牢記蘇丹古的警告,堅守不出。

他們早有準備,糧食、衣物、炭火充足。海都阿陵發動奇襲,翻越大山,根本沒有補給,連馬也沒有,也就沒法以馬血補充體力。海都阿陵自知勝算不大,不敢輕易突圍,這些天沒動靜了。

葛魯他們深知海都阿陵的狡猾,不敢掉以輕心,仍舊堅守。

曇摩羅伽聽完他匯報的軍情,眉頭輕皺,召集另外幾支伏兵的將領,派出幾支輕騎斥候,要他們探明海都阿陵的位置。

將領們陸續趕到,都說最近海都阿陵不敢冒頭,士兵巡邏時,經常在營地附近發現野獸的屍骨,應該是海都阿陵他們捕殺的,他們沒有補給,只能獵殺山豹野狼。

葛魯說出自己的猜測:“攝政王,海都阿陵會不會又翻越雪山跑了?”

曇摩羅伽搖頭:“下山的道路不一定就能原路返回,而且他們沒有補給,海都阿陵沒辦法再翻山越嶺……”

他環顧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