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她忘了他(第3/4頁)

……

一樁樁、一件件吩咐下去,親兵捧著詔書,一頭紮進暮色之中。

瑤英累得滿頭大汗。

仗要打,百姓也要安撫。只有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和恩澤,他們才能從心底裏擁護西軍。

接下來的幾天,瑤英一天比一天忙。

隨著詔令得到落實,她和西軍在民間的聲望日益高漲。

達摩看出她不喜歡那幾個校尉,果然很快換了一批年輕郎君。

每天都有人變著花樣向瑤英獻殷情,她委婉告訴達摩自己現在沒有嫁娶的心思。

達摩另辟蹊徑:“那衛國公是否有意娶妻?”

說著,一口氣報出十幾個小娘子的名字。

瑤英挑挑眉,替李仲虔拒絕了,他的心病就是聯姻,不會為了這個理由娶妻。

這期間,不斷有戰報送回,沙州、甘州、肅州一帶戰事順利,等河隴平定,西軍就能集中兵力收復伊州。

與此同時,瑤英他們也密切關注王庭的軍情,莫毗多緊追著北戎的殘部不放,成功將瓦罕可汗的精銳圍堵在沙海道附近,兩軍僵持了一段時日,耗完了北戎軍隊的糧草,莫毗多即將發動進攻。

這晚,瑤英在燈前忙碌,緣覺站在一邊給她打扇。

不一會兒,親兵求見,他要給王庭那邊送節禮文書,問瑤英有沒有信件一並送去。

“沒有。”瑤英低頭書寫,淡淡地道,“王庭和西軍來往,都是要事,我會讓長史以公文傳達軍情戰報和請求,以後我不會有送往聖城的私人信件,不必再來問我。”

親兵應是,告退出去。

緣覺張了張嘴巴,心口發涼。

公主不再是摩登伽女後,竟然真的和聖城斷絕往來了!

這段時日,他跟在公主身邊,公主一次也沒提起聖城,沒說起王。西軍幾乎天天都有信件送往王庭,全部都是冷冰冰的正式公文。

緣覺打扇的手顫了顫。

公主真的說到做到,不再糾纏王,還做得這麽幹凈利落,私底下也不提起王,他理當高興才對,可是公主這麽絕情,一轉頭就把王忘得一幹二凈……不知道怎麽回事,他心裏有些難受。

他還記得公主為了王義無反顧地踏進火壇,公主怎麽能這麽快就把王給忘了呢?

難道公主被那些圍著她打轉的俊俏郎君給迷惑住了?

緣覺越想越有種寶物被人偷走的感覺,咳嗽一聲,道:“公主,我要向阿史那將軍稟報事情,公主有沒有什麽話讓我幫著轉達?”

瑤英低著頭,眼皮也沒眨一下,“沒有。”

果斷從容,冰冷無情。

緣覺肩膀垮下來,回到房裏寫信。

信是寫給阿史那畢娑的,他平時和畢娑沒大沒小慣了,忍不住在信的末尾多寫了一些和正事無關的內容。

……

幾日後,信鷹將這封信送回聖城,巴米爾取下紙卷,直接送到石窟裏。

坐在佛像前的男人一手握著佛珠,一手展開紙卷。

信上先是稟報西州一帶的軍情,然後是王庭和西軍來往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接下來,全是閑話。

幾個仰慕文昭公主的世家子弟千裏迢迢趕到高昌,只為了確認她還活著,一時之間各種纏綿悱惻的傳說傳遍諸州,百姓津津樂道,猜測公主會選誰當駙馬。

本地世家豪族不服氣,變著花樣討好公主,年輕郎君今天為公主獵一頭熊,明天為公主摘一朵罕見的蓮花,各顯神通。

差點和公主定親的鄭景現在還沒娶正妻……看起來賊心不死。

諸如此類的閑話密密麻麻擠滿紙卷。

最後道:文昭公主已經對王忘情,多日來,一句也沒提起王。

曇摩羅伽手指微微一顫,看完信,又從頭看了一遍,擡起手,把紙卷放在燭火前,付之一炬。

她是紅塵中人,有傾國傾城之姿,自然少不了仰慕者。

她忘了他。

正如經文所說,電光朝露,莫不如是。

心口忽然一陣莫名的情緒湧動,曇摩羅伽雙眉緊皺,轉動持珠,默念經文,靜氣凝神。

長廊外腳步踏響由遠及近,畢娑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了過來:“王!沙海道大捷!瓦罕可汗落馬而死!莫毗多已率大軍返回!”

曇摩羅伽睜開眼睛。

王寺敲響銅鐘,大勝的消息很快傳遍聖城的每一個角落,百姓奔走相告,手舞足蹈。

近衛騎士也忍不住眉飛色舞,興奮地討論莫毗多以後會不會接任攝政王。

朝中大臣反應飛快,紛紛上疏,問起莫毗多的婚事。

王準備為文昭公主和莫毗多賜婚嗎?

聽說莫毗多凱旋後就會迎娶文昭公主?

曇摩羅伽看完所有奏疏,捏筆的手突然打了個顫,紙上留下一道蜿蜒的痕跡。

……

兩天後,沙海道大捷的消息傳至高昌。

眾人欣喜若狂:老可汗死去,北戎就是一盤散沙,他們收復失地的阻力驟然減輕,接下來可以逐步收復其他州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