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拉手(第2/3頁)

他從前背著瓦罕可汗偷偷收服的部落,苦心經營的養馬場,豢養的工匠……全部心血都落到了李瑤英手上。

不等他在薩末鞬站穩腳跟,李瑤英打通了北道商路,北道各部為利益所誘,不願幫助北戎復國。再過個幾年,李瑤英經略西域,人心所向,西軍壯大,復國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他才忍辱負重,向薩末鞬附近的宗主國稱臣,娶了一個渾身臭味的公主,借來兵馬,東歸復國。

不料王庭突生內亂,正是天賜良機,他轉道攻打王庭,怕西軍趕來救援,派出一支隊伍偽裝成王庭軍隊攻打西軍,在他們的地盤燒殺搶掠,挑起兩國的仇恨,從西軍的反應來看,他們應該是中計了。

沒想到在他就要攻下聖城的時候,文昭公主居然來了!

能夠“天降雷火”的人,只有文昭公主!

海都阿陵不信那些所謂的天罰、神罰,知道那一定是李瑤英帳下的工匠研發的什麽新式器械,可是這種武器實在太邪門了,暗夜裏以此襲營,威力無比,連幾個酋長都會覺得恐懼,更何況那些沒什麽見識的士兵。

炸營之後,根本沒辦法迅速恢復士氣。

那些潰兵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他必須盡快收攏潰兵,穩住軍心。

海都阿陵咬牙,揮手示意部下。

不一會兒,撤兵的號角聲響起,鐵騎在暗夜中整齊有序地後撤。

城頭上的士兵小聲歡呼,笑問西州兵:“這是什麽玩意?這麽厲害?!”

西州兵笑著回答:“這是霹靂箭和火彈。”

眾人好奇不已,圍著西州兵和他們的武器,嘖嘖稱奇。

雖然他們仍然沒有解圍,但是圍城數日,終於看到有援軍來了,所有人都備受鼓舞,重新激起戰意。

眼下,他們之間沒有王庭人和漢人之分,他們是並肩作戰的同袍,生死與共的朋友。

畢娑笑看士兵們玩笑,望向遠處被火光包圍的北戎聯軍大營,松了口氣,想到天亮以後海都阿陵肯定還會攻城,心又提了起來,援軍只有幾百人,改變不了大局。

敵人暫時退兵,眾人乏力,原地躺下休息,士兵抱著長刀直接睡了過去。

狂風怒吼,滴水成冰。

瑤英立在風口處,冷得輕輕哆嗦,身子打了個晃。

她已經幾天幾夜沒合過眼了。

曇摩羅伽走了過來,低頭為她披上鬥篷,系緊系帶:“天亮之前他們不會再攻城,去休息吧。”

瑤英看著他,眉宇間掩不住的疲憊:“你呢?你累嗎?”

曇摩羅伽擡眸,看了她半晌。

“累。”

他輕聲說。

很累。

不過他毫無知覺,一點都不在意身體的疲倦和病痛。

近衛軍的背叛,百姓的質疑,僧人的指責,他都不在乎。

這些是他早就預料到的後果。

哪怕全天下人都唾罵他,也不會動搖他的心志。

但是她來了。

她關切地看著他,問他累不累。

於是頃刻間,那些掩埋在最深處的疲憊盡數翻湧了上來,他覺得很累,很想停下來休息一會,養足精神後,再繼續前行。

孤獨跋涉的道路上,忽有一道璀璨華光溫柔地籠罩下來,驅散無邊的黑暗,明亮,溫暖,柔和,似乎隔著千山萬水,遙不可及,又仿佛無處不在。

他生出貪戀,想要獨占這束光,久久貪戀地凝視她,終於伸出手,捧住了這束光華。

曇摩羅伽扶著瑤英,帶她去休息。

搖曳的火光中,兩人肩並著肩,緊緊依偎在一起,一步一步走遠,風吹起他的僧袍和她束發的絲絳,火光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士兵們紛紛站了起來,讓開道路,目送兩人的背影離開。

長街熙熙攘攘,百姓們紛紛從藏身的地方走出來,一雙雙眼睛凝望著兩人,他們神情各異,有的淚如泉湧,有的一臉呆滯,有的落寞失望。整座城的人都在這裏,但一句說話聲都聽不見,唯有曇摩羅伽和瑤英的腳步聲。

瑤英輕輕顫抖了一下。

手上忽然一暖,一只手伸過來,握住了她的手,溫熱的掌心磨蹭她的手背。

她嚇了一跳,擡起頭。

曇摩羅伽垂眸,在信眾們無言的注視中,握著她的手,骨子裏的強勢散發出來,眸光沉靜,堅定,不容置疑。唇角輕輕一扯,漾起一個極輕極淺的笑意,像三生池裏,蓮花輕輕搖曳,映下晃動的光影。

從今天開始,以後的路,就這樣陪我走下去吧。

瑤英看著他,和他相識的種種一一在腦海裏閃現,他像天神一樣出現在沙丘上,從海都阿陵手裏救下她,他彌留之際,仍在為王庭的長治久安謀劃,他一個人孤獨地忍受病痛,他坐在書案前研讀佛經,她在一旁好奇地扯他的袖子,他千裏奔襲來救自己,又獨自離開,他仰躺在地上,狀若瘋癲,問她是不是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