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兄弟(第2/3頁)

一直沉默著的周顯恩卻還是那句話:“陛下,太子不往,此戰必敗!”

他說著,屈膝半跪在地,銀扣束起的墨發垂在身側,混著紅白兩色的翎羽。卻是一字一句,擲地有聲:“臣奏請陛下,放重華太子出幽庭,入東宮!”

空蕩蕩的大殿,只有他的聲音分外清晰。陛下還沒有來得及發火,就聽得殿外也響起了一陣整齊劃一的呼聲:“請陛下放重華太子出幽庭,入東宮!”

“請陛下放了重華太子!”

一聲接著一聲,此起彼伏,久久未絕。

陛下這時才擡眼望去,就見得殿外人影綽綽,不知何時跪倒了一片翰林院的學士,決然呼喊,以頭搶地。

站在一旁的太皇太後仰起下巴,沉聲道:“陛下聽到這些呼聲了麽?重華太子乃東宮正統,國之根本。陛下實不該將其囚於幽庭,如今戰亂四起,為安民心,請陛下放了重華太子,入東宮,為正統!”

門外的呼聲未停,太皇太後和周顯恩也直直地盯著他。陛下擡起頭,呼吸有些急促了,他像是喘不過氣來一般,捂著胸口。喊聲鉆進了他的耳中,攪得他頭昏腦脹。他忽地身子一軟,頹然地癱坐到了榻上。

他低著頭,癱在榻上,胸膛緩緩地起伏,良久,才咬牙切齒地道:“朕準了,你們可以出去了!”

“陛下聖明!”周顯恩擡起眼,嘴角勾笑,殿外的那群翰林院學士也跟著直呼。

唯有榻上的陛下,頹然地閉上了眼,整個人都攏在陰影裏,只有胸膛還在起伏著。

周顯恩起身,道:“臣即刻就隨同重華太子出征,望陛下保重龍體,待臣為陛下重整山河,不破不歸。”

他說著,便和太皇太後一道退了出去,養心殿的門緩緩合上,發出沉重的響聲,直到將所有光亮都阻隔在外。

周顯恩對著太皇太後行了個禮:“今日之事,有勞太皇太後了,臣替重華,替大盛多謝您。”

太皇太後攏著袖子,和藹地笑了笑:“周大將軍不必客氣,老身這麽做,也只是為了大盛罷了。此一戰,山高路遠,兇險異常,老身在兆京,恭候大將軍得勝歸來,還我大盛一個河晏海清。”

說著,她也彎腰沖周顯恩回了一個禮,她這一生極少對人行禮,但周顯恩當得起。

“臣必不負所托。”周顯恩,眼中閃過一絲凜然。

太皇太後點了點頭,便往寢宮而去了。而周顯恩轉過頭,目光落在了遠方,看向的就是幽庭的方向。他一步一步踏下台階,路過那群翰林院的學士時身旁時,沖為首的謝安點頭致意。

謝安就站在台階上,一手負在身後,壓著緋色的朝服。與周顯恩的目光相遇時,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決然,隨即相視一笑,便各自往著不同的方向去了。

唯有他們相遇時,眼中的決心,從始至終都是一致的。

重整山河,九死不悔。

……

幽庭外,一身戰袍的周顯恩立於正前方,隨後便是朝中重臣,黑壓壓的排在院墻外。樹上的葉子已然泛黃,被風一吹便落在地上。狹窄的夾道內,四面竹樹環合,顯得幽深隱秘。

那些大臣神色各異,皆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左相嚴勁松低著頭,眼中卻是一片冰冷,重華太子要出來了,他果真是小看了這個周顯恩,可事已至此,他也無力回天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搖了搖頭,也便收斂了眼中的情緒。

周顯恩面容依舊清冷,唯有護甲下的手臂,細看之下,在微微的顫抖。眼中更是湧動著復雜的情緒,他喉頭微動,便單膝跪地,雙手握拳,聲音幾乎呐喊:“臣,周顯恩,恭迎太子殿下!”

夾道內,唯有他的聲音一直回蕩著。見他下跪,身後的大臣們也紛紛跪了下來,恭敬地喊著“重華太子”。

腳步聲慢慢傳來,踩碎落葉的聲音仿佛都清晰可聞。周顯恩始終低著頭,直到腳步聲停在他面前。他眉眼微動,擡起頭時,入眼便是一只有些蒼白的手,手腕上還印著鎖鏈留下的紅痕。

“顯恩。”一襲白衣的重華太子將手伸到周顯恩面前,嘴角噙笑,用玉簪扣住的長發鋪散在身側,映著他有些蒼白的臉色。

唯有眼底的笑意,始終溫柔。

周顯恩低下頭,身子一僵,片刻後,才扯開嘴角嗤笑了一聲。隨即擡起手,重重地握住了他的手,就像當年,在戰場上,他們無數次將對方拉起來一樣。

周顯恩勾唇笑了笑:“走吧,殿下,沈玨還在宮外等我們。”

重華微眯了眯眼,眼中笑意更甚:“阿玨也來了?看來我出來這一趟,是享受不了清閑了。”

“你以為平白能讓你出來?走了,晚了,我和沈玨就不等你了。”周顯恩嗤笑了一聲,與他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