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弑君(第2/4頁)

蘇青鶴揚了揚唇角,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不是用玉璽來活捉了雍王麽?那我們也同樣也給他來一個甕中捉鱉。他不知道你我都是為千金閣效力,更不知道重華太子已死。可周顯恩死了,這是世人皆知的事。他現在一定不會像之前那般警惕了,我將玉璽給了他,他定然會趕在重華太子之前,從陛下那裏得到禪位的聖旨,登基稱帝。”

她擡起頭,掌心一點一點地收緊,“他現在以為咱們是雍王的人,雍王已死,我們就成了無頭蒼蠅。我們就假意投降,開門讓他明日入皇城。屆時,就是他命絕之日。”

風從尚未關好的門窗裏吹進來了些,惹得桌案上的油燈晃了晃,將投映在墻壁上的影子攪碎。

良久,郭鎮義摸了摸絡腮胡,與蘇青鶴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仰頭笑了笑,引得胸腔震動。他從躺椅上站起來,將一旁的大刀扔到桌上,用力拍了拍蘇青鶴的肩頭,頗有些贊賞地道:“閣主那邊,我會為你記上功勞的。”

蘇青鶴笑了笑,低下頭沖他行了個禮:“那就多謝郭將軍了。”

油燈被吹滅,屋裏又暗了下來,郭鎮義躺回了榻上。而之前蘇青鶴所在的位置已經空無一人,唯有風在不停地拍打著門窗,灌進來些許寒意。

而屋外,雪仍在下,隱隱有愈演愈烈之勢。

……

天剛大亮的時候,一身戎裝的郭鎮義就站在城樓上了。左右一字排開是昂首挺胸的紅袍士兵,呼嘯的風就刮在人的臉上,飄雪將整座皇城都塗然成了一片雪白。

遠遠地,一隊人馬過來了。郭鎮義眯了眯眼,就見得一身玄黑色長袍的顧懷瑾打馬而來,在隊伍最前方領頭。

他擡了擡手,沖著旁邊的士兵道:“把宮門打開,讓信王進來。”

士兵急忙下去開了門,郭鎮義也隨在身後去了。待行至宮門口,他便對著進來的顧懷瑾行了個禮:”參見殿下,如今殿下平定了雍王之亂,是為大盛除害,下官也不必守著皇城了,一切自然交給殿下做主。”

顧懷瑾立於馬上,聽到郭鎮義的話,輕笑了一聲,滿意地道:“郭將軍嚴重了,雍王叛亂這段日子,多虧了您駐守皇城,這才保住了我父皇的安危,您功不可沒,父皇那兒,我自會稟明的。”

郭鎮義擡手行禮:“多謝殿下。”

說罷,顧懷瑾就直接往養心殿去了,而他走後,宮門下的郭鎮義才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嘲諷。

今日,就是他顧懷瑾命絕之時!

大雪封城,壓得城樓上的旌旗都低垂著,唯有重甲踏在地上的聲音,分外清晰。

養心殿外,顧懷瑾仰起頭,雪花落在他的眼睫,很快又消融不見。玄色狐裘大氅被風吹得鼓起,玄冠高束的長發傾瀉而下,甩在身後。他收回目光,徑直便上了台階。

門口已經沒有小火者看守了,只有一排排整齊的鐵蹄兵,見到顧懷瑾來了,他們倒是沒有多說什麽,徑直就為他開了門。

沉重的吱呀聲響起,像是許久不曾打開了。光影投映在門前,只照亮了一小塊地方。濃濃的藥味傳來,顧懷瑾微不可見地皺了皺眉頭,還是直接進去了。

他剛剛進去,門就被合上了,只有四面角落裏的長信宮燈照亮了屋內的光景。他動了動眼神,榻上躺著的人立馬站了起來,一見著是他,眼裏的微光亮起,連唇瓣都在微微顫抖了。

“懷瑾我兒,你來得正好,你可是帶兵平亂了?老四那個畜生呢,他在哪兒,你快把他押過來,朕要殺了那個畜生!”

顧懷瑾站在原地,燭火讓他的身影看起來明滅不定,他擡了擡眼睫,對著坐在榻上的陛下輕笑了一聲:“不勞煩父皇了,兒臣已經將他千刀萬剮了,他死的時候,還在求我痛快點殺了他。”

聽到他的話,陛下瞳孔一震,緩緩地睜大了眼,唇瓣翕動:“你……你將老四殺了?”

顧懷瑾笑了笑:“怎麽了?這個結果,父皇不滿意麽?您剛剛不是還說要殺了他麽?您應該高興才是。”

屋內的陰影打映在他的側臉上,讓他臉上的笑帶了幾分滲人的意味。

良久,陛下才避開了他的目光,低下頭,粗重地喘著氣:“也好,也好……”

不過幾個月,他已經仿佛垂暮之年,須發全白了,眼窩深陷,整個人都透著死氣。

顧懷瑾瞧著他,嘴角的笑意愈甚,笑意一直染到了眼尾:“父皇,不僅如此,那個亂臣賊子的母親,您最寵愛的榮貴妃,兒臣也一並殺了。”

陛下擡起頭,身子一僵,臉上的皺紋被扯起,帶出深深的溝壑,胸膛都在劇烈地起伏了,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顧懷瑾:“你怎麽能不經過朕的允許,就殺了朕的妃子!”

顧懷瑾略歪了頭,似乎有些為難,目光落到陛下身上時,才又笑了笑:“其實也不算是兒臣殺的,是四哥殺的。我讓他射箭,射中了靶子就放了他,誰知道榮貴妃竟然跑到了箭靶後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