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第2/4頁)

朱由鄭不在府中,是夫人王氏在。

王氏道:“聽老爺說那是從異國運回來的稀有種子,十分珍貴不易,此次朝廷重視,各地種植的官員都是從王都派來的。花花,你問這個做什麽?”

景辛笑道:“這不是從未聽過辣椒嘛,我與妹妹便想學著做點生意,試試新鮮。”

“也是,可惜此事不歸老爺管。”

景辛昨晚饞了一夜,一想到辣舌尖就分泌出生理唾液,她實在太想吃了,她來大梁快要一年,真的很想嘗一口辣味。

戚慎信守承諾,真的為她尋回了辣椒。

她心裏說不出是什麽滋味,開心,卻也會想到那些令她獨自挺過的寒夜。

她想到去求顧老夫人,也許顧老夫人出面可以得到些辣椒或種子。

這種事情不算難事,顧老夫人派劉嫗前去攏水村求個人情,攏水村的官員一聽是太宰的母親,對劉嫗十分客氣。

劉嫗笑道:“聽聞這辣椒是入菜的,那可否請大人分奴婢幾粒種子?”

司農院過來的官員客氣笑了一聲:“上有聖意,恐無法違背天子令,還望老人家不要怪罪。”

劉嫗回府時,景辛還在陪老夫人說話,她將此事說來,有些不解。

“公子在王都為官好歹從未拿官威求過人,奴婢這第一次求人,竟被謝絕回來了。這辣椒乃何物?搞得這般神神秘秘!”

景辛那雙星星眼一瞬間黯淡無光,顧老夫人安慰她等辣椒上市再考慮也不遲。

“做生意也講究時機,花花莫要著急。”

景辛黯然傷神,從顧府離開後決定親自過去看看。

培植地在攏水村一處宅院內,門匾寫著“司農院培植地”,宅院前幾畝地被四面高墻包圍,木門掩著,有鎖掛在上頭。

四周沒有看守,幾聲清脆鳥鳴,像極了一個避世的農家大院子。

她透過門縫望著裏面的場景,忽聽身後男子的呵斥。

“何人在此!”

景辛回過頭,見一中年男子站在身後培植地門前呵斥她不許靠近。

景辛陪著笑臉:“官爺好,聽說這裏種了辣椒,我……”

“你來作甚?”

“我是個商人,自是想買些辣椒種發展生意,我是誠心來此……”

“此等禦賜聖物,尚未種植成功你便來搗亂,不賣,還不速速離去。”

這人十分嚴肅,景辛不好與他多言,回城後去了上次的鏢局,想花錢請人來偷辣椒種。也並非偷,她會讓人把錢留下的,她實在快饞哭了。

但景辛還沒到喪失理智的地步,囑咐鏢局的人先觀察兩天情況再動手。

兩日後,鏢局派人來告訴她,大門到了晚上都不曾上鎖。

景辛微怔,似乎覺得哪裏不對。

不上鎖?難道是等著人來偷?

百姓聽都沒聽過辣椒,誰會來偷這種東西。

她忽然才想明白,這是給她設局入甕?

鏢局之人問:“姑娘,那今夜就動手?”

動手?她不敢動!

“算了,此乃聖物,咱們還是別犯法了。”

景辛好像發覺自己不管逃到哪都鬥不過戚慎啊。

他多精明一個人,除了這玩偶和辣椒,下一步也許還會有她防不勝防的局。

心態有那麽一瞬間就崩了。

到嘴邊的辣椒吃不著,她索然無味。

顧老夫人見她失魂落魄,從雨珠口中得知她是惦記上了辣椒。是夜,待景辛走後,顧老夫人權衡再三,給顧平魚去了封信。

岑豫到王都只需一日的路程。

顧平魚收到顧母的家書看得總格外仔細,老母年事已高,又不願回汴都拖累他,他擔心母親的安危,總怕母親字裏行間有什麽隱瞞他。

好在近日母親有了一位機靈的丫頭作陪,家書中言談可見歡喜之色,他放心不少。

顧母寫道:

[ 母聞農中培植辣椒,兒可否替母覓種幾粒,皆因阮丫頭執於此物,茶飯不思,母當同女兒看待,謂之心憂。阮氏花花逃難而來,身世淒苦,善良伶俐,此事於兒應無不便……]

顧平魚眉心一擰,在燈下重新看了一遍家書。

母親為阮花花求他捎辣椒種回去,這辣椒全國都無幾個人知曉是何物,就連天子初食也十分嫌棄。全國下令播種,只是為了引出景妃,這個逃難女又為什麽要辣椒種子?

最重要的是,他覺得阮花花此名過於耳熟。

妻周氏過來喚他:“該睡了。”

顧平魚緊繃著臉:“你先睡吧,不必再叫我。”

他找出之前的幾封家書,從有關於阮花花的第一封家書開始看起。

母親說她收留了一個可憐的女子。信中提及甚少,只有一句“其姊花容月貌之姿,兩姊妹甚為可憐”,而後的幾封家書中並不曾透露名字、年齡、從何處來,只有言談中母親透露的那些喜悅。

今日才是第一次透露這名女子叫阮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