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望平京(第2/5頁)

方夫人暗中拍了他一下,嗔道:“你呀,怎麽拿張清單就出來了?正該我們備好醫書才是。”、

方大夫恍然大悟,連聲道:“正是,正是!”

謝蘊昭趕緊道:“不必了,我正好要去平京,屆時一並購入即可。”

這個世界已經普及了紙張和活字印刷術,但書本的價值還是較高。謝蘊昭身上的靈石能在凡世換取金銀,算來她已經是個腰纏萬貫的大富豪,就不忍心叫方大夫一家破費。

眼看二老還要分辯,謝蘊昭立即將話題重心轉向方小郎:“小郎方才遇見什麽事了,怎麽這樣委屈?”

方小郎看看祖父母,見他們也關心地看著自己,不由又揉了幾滴眼淚,沮喪地說:“先生說我沒有靈根,可李小四卻有,還有陳阿添……聽說今後他們要去首府進學,還有好厲害的先生會親自教他們……剛剛李小四嘲笑我是低等的凡人,他有什麽了不起?明明沒有我念書用功,嗚嗚嗚……”

“靈根?那不是……”

二老瞠目,不由看向謝蘊昭。

謝蘊昭心中微微震動,迅速思量起背後含義。按理說,方小郎去的是官學,念的是聖人經典,今後該走舉薦為官的路……可他剛剛卻說,先生讓他們測了靈根?

“小郎,你們每個人都測了靈根?如何測的?”

“是帶著刀、穿灰色衣衫的人……先生說他們是東海縣衙役。”

“先生還說了什麽?”

方小郎努力想了想,回答:“說……說靈根是很重要的東西,還說我們之中有人靈根很不錯,能去平京裏的書院進學,縣令都誇獎靈根好的人。”

“縣令……東海縣的縣令,我記得是謝朗。”謝蘊昭沉吟不語。

方大夫插話道:“聽說縣令老爺任期期滿,不日就要回平京就職了。”

“哦……”

方夫人忽然想起什麽,“呀”了一聲,扯扯方大夫衣袖,說:“你之前和老吳閑聊時,他是不是說平京近來戒嚴,不許外來修士入內?那謝仙長現在去平京,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戒嚴?”謝蘊昭心神一動。師門許多人去過平京,從未提起平京有戒嚴一事,看來真是最近才有。

又是戒嚴,又是官方名義搜集凡世有靈根的孩童……師父曾說,近年來世家子出身的修士越來越多。但世家看重血緣,怎麽會培養陌生修士出來?

平京裏究竟在謀劃些什麽?

她的沉默讓方家二老有些擔憂。方大夫小心問:“謝仙長,這其中……其中是不是有什麽問題?”

謝蘊昭回過神,安撫地笑了笑:“也許只是官老爺們想培養一些修士出來。修士比武者身手厲害些,官府這樣做也是人之常情。”

“噢……我家小郎沒這個福分,還是踏踏實實念書吧。”方大夫自己就是凡人,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好,拍拍孫子的背,權作安慰。

他反過來替謝蘊昭擔心:“那謝仙長,你還去平京不去?”

“去看看。”謝蘊昭笑了笑,輕描淡寫,“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嘛。我又不是去做壞事的,看看而已,平京總不能通緝我吧?”

謝蘊昭出了方宅,又往徐娘子家轉了一圈。徐娘子已經成親,招了個上門的贅婿,日子平淡卻也安穩。徐父身體好了後,帶著女兒、女婿做各式燈籠,將小店經營得不錯。魯七不是做燈的材料,卻擅長跑腿、打聽、推銷,在店裏當了個掌櫃,也拿了些股份。

她又去東海縣縣衙外看了看。門口差役面帶煞氣,進出的謝家家仆行止端正,卻止不住面帶喜色,顯然最近有好事發生。

她在街上四處走動,沒有人注意到她的行蹤。

更沒有人注意到她消失。

與此同時,有一個皮膚焦黃、身材高瘦的年輕人出現在商隊的車馬附近。他帶著把不好不壞的刀,平凡的面孔上有著一點令人討厭不起來的笑容,眼神很是機靈。

商隊的負責人蹲在路邊抽旱煙,瞧這小子晃來晃去,也瞧見他眼珠子滴溜溜亂轉。

“那小郎!”負責人是個老油條,哼哼地笑著,自認為看穿了這年輕人的底細,“我瞧你……是來弄路引的吧?”

年輕人面色微變,顯然心虛,賠笑道:“什麽路引,您開玩笑了……”

“嘿,你這種人我看多了。在哪兒犯了事,路引有問題,想來搞個新的身份吧?”負責人站起身,噴了口煙,走到年輕人跟前,攤開一只厚實粗糙的手掌,“有新鮮的路引,十兩銀子拿走。”

梁國雖然皇權不彰,各地卻都沿用了前朝的戶籍制度。每個人都有對應的戶籍記錄,若要離鄉,便要先去登記、取得對應的路引。

這些走南闖北的商隊為了省錢,每每都會雇一些有力氣、有武技,卻囊中羞澀的臨時護衛,以“管飯、搭車”為條件,換些安全上的便宜。但商隊也怕遇到歹人,因此往往會要求檢查同行者的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