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尾聲(1)(第4/5頁)

沖虛也是後來才明白,道君為什麽讓靈蘊許願回到須彌山頂的。

亡者不能復活,但靈魂卻可以選擇轉世或留下。

須彌山頂有一棵四季花開的梨樹,陪伴道君左右數萬年,日夜聆聽道法,近來清氣湧動,已有化形征兆。

道君真正想說的,是讓靈蘊的魂魄進入梨樹,化為梨花精靈。如此她能擺脫與佛國的糾纏,可以繼續作為“靈蘊”而活下去。

也正因如此,最後道君下手時並未留情。

那個時候,當他從須彌山頂揮出一劍,直射西方佛國靈蘊的眉心時,還以為她已經許下心願,即將回到他身邊。

沖虛聽說這件事時,靈蘊已經死了。她的魂魄已經離開世間,化為陰靈,等待轉世,再也不能回到須彌山頂。

而她臨死前許下的願望,卻並非回到須彌山頂,而是來世與龍君在一起。

沖虛一直記得那一幕。

當道君看見了傾頹的佛國中發生了何事時,他站在須彌山頂,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第一次看見道君流露那樣的神情——不,他曾以為道君早已舍棄了人類的情感,將自己修煉成了天道本身。

那也是沖虛第一次發現,也許道君對靈蘊並非全然無情。否則,以他不奪天時、不擾生靈的理念,如何會想到讓靈蘊奪了梨樹化形的機緣而活下去?

這一樹梨花後來終究化形,名為“梨華”,後來轉世成了今天的北鬥掌門王伯章。

沖虛心情復雜。

道君在須彌山頂站了很久。

然後他坐下,重新拿起書,表情回歸淡漠。

“生死不可逆,時間不可逆。”

他只說了這麽一句話。

不久後,龍君找上門來。

他認定道君故意算計靈蘊,害死了她。龍君性格本就偏執,對靈蘊失而復得、得而復失,令他一夕之間惡念纏身,化身為魔。

更何況,龍君與佛國菩薩的爭執,本就是佛道相爭下的一步棋。但這究竟是佛祖安排的,還是道君安排的,沖虛也不知道。

那場戰鬥持續了足足一年。

最後龍君受傷敗退。

不久後,心魔也找上門來。

所謂心魔,是佛門修士隕落後產生的惡念;這些高僧生前修煉善念、壓抑惡念,但死亡的怨恨常常會將他們積累的惡念全部引出,化為擾亂世間的心魔。

來找道君的這一縷心魔,則是佛祖所化,不可謂不強大。

沖虛雖是神劍,卻也拿心魔沒有辦法。

心魔沒有攻擊力,只是不斷蠱惑人心。它反復嘲笑道君,說是他殺死了靈蘊。

它還反復說:“你分明早已對她動情。”

道君沒有回答。

他仍舊站在須彌山頂,望著無盡長天。

心魔聒噪不停,但道君的神情依舊淡漠,沒有絲毫動容。

到最後,沖虛都覺得心魔可憐了:真是白費功夫,你對天道嘮嘮叨叨有用嗎?道君就是天道啊。

天道——道君,就那麽看著天空,看了七天七夜。

從旭日東升到星光漫天,之後又是重復的一天。

正當沖虛懷念起人類可以打哈欠這件事時,他忽然聽見……道君嘆息了一聲。

那位被視作天道化身、守護世界十數萬年的真仙,望著空無一物的天空,輕輕地、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他的思維化為幻影,投映在天空上——那是一朵搖曳的金蓮。

是靈蘊死後化身的金蓮。

沖虛聽見心魔瘋狂的大笑。

就在金蓮出現的刹那,它鉆進了道君的心裏。

至此,道君墮魔。

他墮魔的執念是靈蘊的死亡,因而他將釋放所有過往被刻意壓制的情緒,竭盡全力追求讓靈蘊活過來的方法。

不,他要的不僅是靈蘊復活,更是一切回到最初,回到靈蘊還熱情地喜歡他、追求他的時候。

天地感應到他的變化,罰下天譴。然而道君過於強大,對抗之下反而迎來須彌山崩、天地傾覆的局面。

墮魔的道君開始追殺龍君,因為靈蘊煉制的鬥燈在龍君手裏。鬥燈堪稱有史以來最強悍的願力法器,也許通過它,能夠實現道君的目的。

但是,靈蘊在死前和天機有聯系。她雖然不可能了解道君後來的墮魔,卻提前為她和龍君的轉世而布局。

她答應天機,許願讓天機擁有不斷轉世而保留記憶的能力;作為交換,天機答應幫她布局。

原來在龍君要求之前,靈蘊就想到了來世。這個發現讓道君更加憤怒。

沖虛看見了大能爭鬥對世界造成的巨大破壞。他開始認為,道君墮魔後就相當於死了。

於是沖虛、龍君、天機結為同盟,一方面布局靈蘊與龍君的轉世之事,另一方面也小心防止鬥燈被道君取走。

最後天機提出,天道已經不再承認道君的守護者身份,因而道君不再能清楚地看到命運軌跡。更何況,他的墮魔執念是靈蘊和龍君,天道規則下,他最不可能算到的就是他們兩人的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