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劍道之靈(第2/3頁)

這實在是前人未有之論調,若非說出此言的人乃是景純劍仙,只怕他們早就跳出來反駁了。

“諸天萬界有一大族為靈族,靈族中,有草木之靈、法寶之靈、陣法之靈、真言之靈、地脈之靈、異寶之靈……既如此,多個大道之靈又有何不可?”

墨天微說完之後沒有立刻說下一個觀點,而是將時間留給在場諸人發問。

果然,很快便有一位劍魂境劍修反駁:“所謂‘通靈’‘劍魄’‘劍魂’‘劍心’,不過只是劍道五境之名,並不意味著劍道真有靈智、魂魄、劍心,劍仙豈能因此便將虛無縹緲的劍道境界,化為真實存在的生靈呢?”

這話也是絕大多數劍修的心聲,畢竟這年頭哪個修士在給自己創造的寶物、陣法、秘寶、功法、神通等取名時不追求個意蘊深長、玄妙無雙?

可《逆天滅世訣》也不是真就要逆天滅世才能修成,名字這東西的水分太大了。

墨天微聞言卻只是一笑,“非是我執著於幾個名字,而是你們在糾結這些名字。這一點暫且不論,我方才所言你等難道沒聽明白麽?劍道五境的過程,與靈族啟靈、聚靈、斂魄、聚魂、凝心五個境界不正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一點倒是沒有多少人能反駁。

劍修在修行之時總會有所感應,之前沒往那方面想,現在一琢磨,好像確實有幾分道理,不必急著反駁,且聽聽景純劍仙之後還能拋出什麽驚世之語。

“既然將劍道五境視作養靈五境,那麽劍魂境的定義自然也便清楚了——這是一個確定劍道之靈三魂的境界。”

“三魂,有說為天魂、地魂、人魂,有說為胎光、爽靈、幽精,亦有說為元神、陽神、陰神……但劍道之靈也可不必局限於此,因為它並非是天地所生,而是我等劍修道心所生,與道種實為一體,道種既無限制,劍道之靈自然也是如此。”

“你若願意,可取三魂為天、地、人,亦可取之為日、月、星,也可取太微、紫微、天市三垣,甚至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亦無不可——單看你的劍道可引申出哪三大主體,便將之作為劍道之靈三魂。”

“以我為例,我之劍魂分為天魂、地魂、命魂,即天、地、人三才,平平無奇,卻最適合我之劍道。”墨天微見眾人一臉若有所思之色,便又說道,“諸位不必糾結於劍道之靈,我不過是給劍道五境多加了個我認為存在的劍道之靈,實則修行起來每一步與先前並無區別。”

“那這又有什麽用?”一位劍魄境劍修疑惑道,“在下若能知道我之劍道可引出哪三大主體,恐怕早已進階劍魂境。劍道之靈說法雖有新意,但若無用,亦不過只是一家之言。”

他這倒不是擡杠,而是說出了在場眾人的心聲。

墨天微就等著這句話呢,贊賞地看了此人一眼,甚至想給他發個最佳捧哏獎,“自然還是有用的。”

“進階劍魂境之所以難如登天,原因無非是諸位迷惑於劍魂境的進階契機及後續境界安排,前人的經驗未必適合自己,無人指點,只能摸索著前進。”

“但這世上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劍魂三境界,卻是每個人都有三魂,我們為何不能找出劍魂三境界的共性,將之作為劍魂境的進階標準呢?”

有人問:“如何尋找?”

墨天微道:“我們可以賦神。”

“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所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意思就是說,靈是生而便有的,神卻是要逐步成長才能具備的。

“若按照劍道五境的發展,劍道之靈要真正成為一個生靈,須得在點出劍心之後,到那時劍道之靈與我等相合,冥冥之中我等便可自有感應,不會再迷失方向。我所說的賦神,就是點劍心的簡化版,賦神方有魂。”

“劍魄境大成者便已具備劍魄,七魄皆有,只需要以賦神之法點出三魂之一,便能進階劍魂境,而賦神的手段……我們劍修不擅長,卻可參考靈族修煉之法。”

“賦神?”紀釋玉也來到論劍台上,眉頭輕蹙,“靈族與我等並非……啊,我明白了。”

靈族與人族不是同一類生靈,但卻與劍道之靈是同一種存在,靈族的賦神之法應該能派得上用場。

“靈族賦神之法便不必我多說了,總之,諸位可嘗試著修習一二,以賦神之法點醒劍魄之靈,誕生出劍魂,便可知前路方向——但根據我的判斷,以賦神之法點出的劍魂在初期可能混混沌沌,十分蒙昧,未必能第一時間給諸位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