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橫空出世

鬥境中的意境一層,是要有個核心的。

不只是兵魂劍修如此,其他的修士也是一樣。沒有核心就像是沒有靈魂,是根本沒有通靈的機會的。不能通靈,就更別說再上一層了。

儒修的法術就是“以虛化實”,念水可成洪水,念火可以燎原,念風可以席卷天地,但那都只是法術,不是自身的意境。

儒修在正氣期的意境,能達到的最高層次也是第二層隨心化形。不像兵魂劍修那樣會在這個層級給自己的意境固定一個外相(劍意外景)再以外景為根基演化。“隨心化形”這個層級是沒有固定形態的。

應該說,他們的意境,表現在“為法術賦予獨有的氣質”。

就好像用同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可以是黑雲壓城,可以是暢快輕風,這就是個人意境不同,造成的區別。

當然表現也受到儒修念詩時的情緒影響,但如果完全由情緒操縱的話,也一樣會被束縛在原地。

只有一個儒修用“山雨欲來風滿樓”是黑雲壓城,用“東邊日出西邊雨”是灼陽暴雨,用“落花風雨更傷春”的時候狼藉滿地……所有的法術都帶上了相同氣質的時候,才能說是“隨心化形”達到了圓滿。

姚三郎現在的疑惑就是,在那些“樂師”的身上,看不到那獨特的氣質。

甚至也看不到他們尋找那份獨特氣質的跡象!

他們創造的背景完全隨著劇情的需要變化,恪盡職守,簡直像是一個優秀的匠人。卻偏偏全不是對法術的操控精細,完全是意境衍化……姚三郎覺得這未免太過矛盾!

“這是一條正在摸索的路。”吳孟恒如此回答。“所以你問的也算是重點了。”

姚三郎疑惑,“何解?”

“修仙之路為何?”吳孟恒反問。

姚三郎臉色微變。

在修仙界,這個問題很常見,可正如水馨所說,儒修們其實根本就不承認自己是修士!是修仙者!當然他們在修煉,可為什麽修煉呢?為了修仙升上界?不不,在儒門的教義中,這是為了教化萬民、庇護萬民。實力越強,越能履行這一點嘛。

雖然本質上對修為還是十分看重,但是,這麽轉換一下說法,意味是不是就截然不同了呢?

而對外的說法是那樣,撇開讀死書的,大半的儒修是不是真的認為修煉就是為了教化萬民、庇護萬民?

換個普通的儒修上來,一開口就能說出標準答案。

可姚三郎卻不是一般的儒修,比起一般的儒修,他想得多點兒,思考得多點兒,一時竟然無法回答了。

吳孟恒等了一會兒,也沒強求他回答,只是道,“道境重要還是鬥境重要?”

姚三郎這下懂了,“前輩們的這條路,是放棄了鬥境?”

“並非如此,只不過鬥境想要提升,確實困難。”金丹天目嘆息一聲,道,“雲。”

他只說了一個字。

但隨著這個字,機關樓的三層上,卻是立刻貼著地面,出現了棉絮般的白雲,一片一片,一朵一朵,潔白無瑕,輕盈無比。

水馨雖然坐得遠,這會兒卻輕咦了一聲。

林誠思和尋秋都在琢磨吳孟恒展現出來的東西,也沒在意。

卻是不知,水馨已經徹底判斷出來,這個吳孟恒的鬥境,真的只有“隨心化形”的層級,距離“通靈”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隨心化形”到“意境通靈”之間,終究還是要有個核心的形象的。這個核心形象類似於兵魂的劍意外景,但並不需要像劍修那樣去完善、琢磨自己的外景,而且劍意外景很多時候不能自主決定。道修儒修的意境核心,完全是自己選擇的。到了可以通靈的層級,自己選擇一個固定的形象。或者幹脆附著到一個法寶上作為本命法寶。

到了金丹層級,安全有了保障,哪怕是道修都能很快將這個核心外形固定,然後通靈。

吳孟恒卻顯然差得遠!

他的隨心化形已經到了真正隨心的層次。但也許意境籠罩的範圍太廣了,難以確定核心。

就好像她的木之劍意。

她對生機、隱匿、生死、枯榮等等相關的木之意境都有領悟,但核心是護土。核心不容動搖。是根本,是主幹!沒有這個核心,到劍心後期都未必能劍意通靈。

但是,吳孟恒的話,戲如人生,人生百態。

輕易固定自己的話,又怎麽創造出更多的戲劇來呢?

將戲劇演給別人看,能得到最多終生感念的,在水馨看來,應該是其中的演員。樂師啊,作者啊之類的都要往後排。

大概也正因如此,話本之類的作用才不大。

就好像她,寫得不好的話本根本就不會在意。寫得好的話本……是遊記她會更在意其中遊歷的地點,是故事她會更在意故事中的人物。作者什麽的……不是特殊情況,誰在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