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4頁)

但反之,賣給窮人,不管怎麽推銷,90賣不出去。因為他們沒有那個經濟能力,也沒有那個需求。

張秀蘭又拿了她批發的衣服和另一家批發的衣服做對比。

又把縣城的人口比例分析給他們看。

縣城廠子多,職工大多都是年輕人,他們每個月有固定工資,適合款式好,質量好的衣服。

他們目前囤的衣服,都是陳舊的棉衣,這樣的衣服在縣城肯定不好賣,但換一個地方,比如農村的村民,他們不在乎款式,只要幹凈整潔,且他們要幹活兒,真正的好衣服倒是舍不得穿,這種衣服正合適。

眾人一聽,頓時恍然大悟。

張秀蘭又給他們打預防針,讓他們盡量平進平出,這批貨先不要想著掙錢,先把囤的貨賣出去。

眾人聽的連連點頭,他們現在哪裏還想著掙錢,能把貨清掉,已經阿彌陀佛了。

張秀蘭見眾人聽懂了,便讓解散了。

眾人紛紛感謝張秀蘭。經此一次,他們算是看明白了,張秀蘭是個厚道人,跟著她才會有錢賺。

不說掙不掙錢,至少不會被坑。

張秀蘭笑著目送眾人離開。

其實她完全可以低價把貨收過來,讓常和平拿到廠裏回爐重造,也可以把衣服拉到偏貧困的地方售賣,她從中間掙個差價。

但話又說回來了,她不缺錢,也沒必要那樣做。

她要的就是眾人吃一塹長一智,以後鎖定她這裏就行。

張秀蘭做好飯,葛建斌踩著點回來了。

飯桌上,他和張秀蘭說了今天的收獲,他定下了建房子的材料。

葛建斌幹泥瓦匠多年,材料這方面他早就有留意,資源都是現成的,確認起來就非常快。

張秀蘭笑著聽他講,無條件支持他。

這男人本身就聰明,幹泥瓦匠很多年,經驗豐富,她很放心他。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隆冬十二月。

葛建斌把建築材料全部安排妥帖,又把他以前的那些工友們召集到了縣城,準備正式動工。

前面那個工頭不靠譜,自上次事情後,大部分工友做完那一單便回家了,準備等過完年在重新找活。

他們在家裏閑了兩個多月,都是有兒有女的人,平白沒有進項,壓力不可謂不大。

葛建斌這時候把他們召集來縣城幹活兒,可謂是雪中送炭。

大家對葛建斌的印象挺好,現在葛建斌當他們的工頭,給他們發工資,一個個興奮激動的很。

幹起活兒來,事半功倍。

葛建斌準備修一棟五層高樓,設計和現代的超市差不多,預算資金在7萬左右。

本來他設計不了這麽現代化的樓房,但旁邊有張秀蘭指點,他大多按照她的構思設計的。

葛建斌的事業走上了正軌,他每天守在工地看著,重活不能幹,就坐在一旁指揮大家幹活兒,確保每天的進度。

12月中旬,張秀蘭和幾個有潛力的代理吃了一頓飯,跟他們詳細談了第二年的規劃,主要是讓他們打雞血,好好跟著她幹。

臨走時,張秀蘭又給了每人一個大紅包。

代理們對張秀蘭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眼見著要過年了,zg的春節都有穿新衣服過年的習俗,張秀蘭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

幸好趙富貴入股了,兩人忙了好一陣子,到一月左右才堪堪閑下來。

張秀蘭想著京都的爸媽和姐姐,她又挑選了幾套衣服郵寄過去,並且還郵了1000塊錢,表達一下自己的孝心。

張秀蘭雖然沒見過張家父母,但對他們也是沒話說,隔三差五就打電話回去關心,讓二老感動的直呼小女兒長大了。

臨近過年,張爸親自給張秀蘭打了個電話,說她讓他注冊的服裝公司下來了。

這個時候不能個人注冊公司,要好幾個人一起,掛靠在相關地區。

張秀蘭的爸爸是廠長,這麽好的資源,肯定要好好利用的。

她目的很簡單,京都是國家首都,在京都注冊的公司,含金量高些。

忙完這一切,張秀蘭和趙富貴開始分錢了。

這幾個月掙了十四萬多,拋開進貨成本等雜七雜八,張秀蘭分的了6w,趙富貴分到了將近3w。

錢分了,張秀蘭便收拾東西回家過年了。

今年是回葛建斌老家過年。

明年再去京都過年。

先前張家二老的意思是讓他們去京都過年,但張秀蘭想著她和葛建斌第一年結婚,還是在葛建斌家裏比較合適。

葛建斌那邊忙活了一個多月,地基啥的已經打好了,等年後過來壘磚就行了。

給工友們發了工資,葛建斌和張秀蘭一起回家過年了。

兩人帶著一輛自行車,提了一些簡便的行禮,坐上了回鎮上的汽車。

縣城離鎮上近,一個小時的功夫,兩人就到鎮上了。

張秀蘭想著家裏幾乎什麽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