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3/4頁)

“講武堂”主要是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招攬江湖武藝高強的忠義之士,二是提高殿前禁軍和護衛們的武功。

李滄海得封這個官,自然是仁宗有意要用她,有個“義貞郡主”的冊封,她都成了大宋皇室中人了,仁宗成了她皇兄,她和逍遙派當然要維護大宋宗廟。

江湖人雖素來不把朝廷功名當回事,但是逍遙派上下得知掌門被冊封為郡主,仍然是對宋室充滿好感了。

巫行雲和無崖子此時正在閉關,李秋水去了工廠和店鋪,李滄海接旨後就騎馬入京,隨太監進宮謝恩。

仁宗在瓊林苑接見,此時伴駕的正是範仲淹、折繼閔、還有幾個李滄海並不認識的官員,之前在宴中也沒有見過。

太監稟報後,李滄海上前依禮拜見:“參見皇上!”

仁宗哈哈一笑,說:“朕的義貞郡主來了!快快請起!”

李滄海是想得到合法身份,但是仁宗這樣禮遇卻又讓她有幾分不適應。

“謝皇上恩典!”

接著在場的官員又向她施禮:“見過義貞郡主!”

看來,仁宗將她這位郡主當回事,那麽別人也就不敢不把她當回事,李滄海揖手回禮。

李滄海又向仁宗揖道:“李某一介江湖人,承蒙官家恩典,不勝惶恐。這郡主之尊,李某怕是難以高攀。”

仁宗笑道:“朕聽聞義貞嚴格約束門人遵從朝廷法紀,規導綠林從善,利於百姓,此乃大善!數日前義貞為大宋打退遼、吐蕃挑釁武士,又立下大功。你當得起!”

李滄海見在場人士也都喜氣洋洋的樣子,知道這朝廷拉人入夥是辭不得了。真辭人家也當你是假,況且真的辭了朝廷善意,對她也沒有好處。

在宋朝仁宗手下當官,總比在明清時代的皇帝手下當官好了不少。現在是北宋前期,雖說程朱理學未出,對女子沒有後世的嚴苛限制,但她有個郡主身份也能保障更多的權益。

李滄海道:“如此,臣恭敬不如從命,謝官家恩典!”

仁宗復朗朗一笑,邀了李滄海進瓊林苑,又設了小宴,幾位臣子作陪,宴間談起“講武堂”新立諸事。朝中也知李滄海身為一派掌門,不可能管理細節,掛職在“講武堂”自然是在關鍵時候支持大宋的。

到是宴上範仲淹忽問:“義貞郡主對於大遼朝政如何看?”

李滄海想了想道:“二十年內,遼應無力大舉南征,是以二十年內,大宋邊疆之患在西北,但也要防止大遼趁人之危。黨項人不臣之心已久,不但騷擾百姓,還截斷大宋與西域的聯系,使我大宋於西北買不到戰馬,以此削弱大宋騎兵戰力。長此以往,大宋軍隊野戰能力下降,只能龜縮城池,陷於被動,在整體地士氣上也我軍就會越來越弱。”

仁宗不禁心驚,放下杯盞,道:“義貞果然有些見地。”

範仲淹道:“郡主覺得黨項人才是我大宋的心腹之患嗎?”

李滄海搖了搖頭,道:“大宋養士幾十年,根基深厚。皇上仁君當朝,文有韓琦大人、李迪大人、範大人,武有折家、種家、楊家和狄青將軍,忠臣良將尤在,黨項人為邊境之禍,倒稱不上是心腹之患。”

仁宗聽了這樣的話,哈哈大笑說:“義貞這樣當著人家的面誇忠臣良將,幾位愛卿也是招架不住呀!”

李滄海一聽,不禁看看另外幾桌的大臣,他們沒有穿官服,是以她也認不出來。

仁宗也就好意介紹與範仲淹同桌的是李迪,而下首一個三十來歲的文官正是未來的三朝宰相韓琦,武將在場的除了年紀最小的折繼閔,還有狄青和楊文廣。

楊文廣是楊延昭之子,得父蔭出仕,此時不過是殿前禁軍小官,但是他出身名門,得範仲淹等名臣的好感。至於電視劇中的楊宗保,那是演義,史上並無此人。

這個武俠世界的朝堂,除了武林更精彩些,朝堂格局還是接近正史些的。

李滄海不禁嚇了一跳,連忙起身施禮,道:“久仰幾位大人賢明,小女眼拙失禮,還望海涵。”

除了種家人,李滄海說了自己知道的人居然都在場,她可真沒有拍馬的意思。

“義貞郡主言重了!”幾個也忙揖手回禮。

仁宗笑道:“義貞年紀輕輕,倒是哪裏又聽說幾位愛卿的名號了?”

當然是史書上!

李滄海道:“家師生前也是武功琴棋書畫醫蔔星相無一不精的人,生前便喜高才之士,是以對天下有才之士知之甚多,我習武之余便聽家世說起過。”

仁宗嘆道:“令師如此高人,朕無緣一見,甚是可惜。”

李迪問道:“敢問義貞郡主,遼、黨項若不是大宋心腹之患,那麽誰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

李滄海道:“社稷大事,豈是我可置喙的?各位大人之見,定遠高於我。我派行走江湖不過是對江湖之事有所感悟,手中有劍而不恃強淩弱是為仁義,但是手中無劍強盜卻未必和我講仁義。君子自強不息,半點不可僥幸,忘記‘自強不息’,這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