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承德驚變(中)

在胤禔正式參與朝廷體系運作的這十幾年裏, 如果說哪件事對他啟示最深,毫無疑問就是順天府舞弊案。

這件事第一次讓胤禔親身體會到無序化是多麽不可預測,如果想逃離這種無序,要麽自己足夠超脫完全不在意, 要麽就得先下手把自己摘出來。摘出來的方法有很多, 像上次說他在府中弄了一堆女人荒淫無度, 結果胤禔將所有開府皇子都拉下水是一種,

另一種, 就是先下手把水攪渾, 弄出一個重點嫌疑人來, 讓大家覺得, 十之六七就是這個人了。

刑部這樁事雖然沒有扯到胤禔身上, 但胤禔可以幫助老父親康熙發現說不定和太子有關啊……不過還得等等,胤禔不想急吼吼的,事後被人發現自己同這件事有關系, 要有耐心。

他就這樣等了這麽多年,不介意再等等, 只要別被等待抹平了韌勁和敏銳,等等黨能得到最後的勝利。

或許胤禔真的是男主角, 老天都在幫他, 正如他所想, 康熙人在承德、眼睛和耳朵卻留在了京城,當然也不止一個托合齊。

甚至連皇太子本人, 居然也明明白白的自爆了, 他在康熙跟前的時候, 對於這樁案子說的太多了。他對這樁案子的了解甚至超過了有純王奏折和刑部上奏的康熙……

胤禔當時在場,他就看著康熙慈祥溫和的問太子“太子以為如何?”“保成你這麽想?”, 聽的胤禔心裏發寒。他應當收回之前的判斷,康熙不是沒想過廢儲,也不是依然偏袒胤礽,太子在皇帝那裏,明明是“以觀後效”。

胤礽,這位帝國的二把手,在康熙跟前,事實上正處於“觀察期”。

而太子這麽急於表現,是不是也發現了這一點,他在表明自己的力量……也對,胤礽的為人,至少胤禔不記得他和誰示弱過。

好家夥,他是打算和康熙硬碰硬,厲害。不過也是,自古廢太子都是個麻煩事兒,前前後後的牽連太多了,都得處理好。輕易康熙不會下手,而太子……他莫不是打算學習劉盈與商山四皓?

可胤礽不是劉盈,身後更沒有一個呂後,還能請來留侯張良。

眼瞅著這個態勢走向已然清晰,胤禔幹脆打消了一切插手的念頭,免得留下什麽枝節。如今他們只管坐山觀虎鬥,看那兩父子較勁就是了。

之後的時間,胤禔只往京中寫過一封信,給媳婦讓她保重身體,順便告訴她就在園子裏好好待著,暫時不要急著回府。只要福晉約束下人,他屬下那幾位自然都會明白。

避暑山莊裏孩子不少,小皇子和皇孫們年紀相仿,往日在宮中讀書還講究個叔侄輩分。這會在山莊裏,玩著玩著就鬧到了一起,什麽叔叔侄兒,反正跑馬遊水的時候,誰贏誰厲害!

弘晗自然也和堂兄弟、小叔叔們在一塊,除了堂兄弟,他還和十六阿哥胤祿玩得好。胤祿小弘晗一歲,是庶妃王氏的次子,因為前年生病,去年才入書房讀書。這孩子話不多,很敦厚……被同母哥哥胤禑一騙一個準,簡直是個小傻子。

但胤祿喜歡火器、數學,這兩年常在康熙身邊,受皇帝的影響,對音律也頗為感興趣。恰好弘晗也對這些感興趣,倆人簡直是一拍即合,迅速混熟了。

因為康熙近些年常帶著小阿哥們在身邊,教導他們火器音樂數學,這會連皇孫一塊教了。更因為弘晗和胤祿玩得好,他又好學,康熙倒也抽空給他安排了不少功課。

小孩子們玩在一起,又有課業,胤禔也知趣的不去叨擾“日理萬機”的兒子。他原想趁著這個時間歇歇,誰知道康熙也不知怎地,又將長子抓了壯丁。

“朕看你怎麽愈發憊懶了,每日除了晨昏定省,竟看不見你的影子!”康熙語氣帶著些薄怒:“問弘晗,連他都說你不是遛馬就是在園子裏窩著,朕聽說你還跑到廟裏聽喇嘛念經。”

康熙說道最後給自己氣笑了:“朕怎麽記著你打小就不信神佛,難道是要臨時抱佛腳?”

“回汗阿瑪話,兒臣哪裏有什麽事兒要抱佛腳,就是閑來無事到處逛一逛。山莊外頭的廟裏,正有藏地和蒙古的喇嘛辯經,三弟、四弟要去看,問兒臣要不要同去。”

“有甚麽心得嗎?”皇帝問到:“雖然你不大熱衷,但朕記得,從小你也沒少抄佛經。”

胤禔道:“是,聽他們辯經,深感理不辨不明,但過於鉆研‘辯’,很容易變成了詭辯。兒臣還記得幼時汗阿瑪給兒臣們講,辯足以飾非。這樣沉溺於辯論,對佛法本身究竟有多大進益。而一個人喜歡詭辯,對自身不是毫無益處麽。”

辯經考驗的是僧人對佛經的了解程度,胤禔與康熙都明白這一點,他們現在談的事實上已經脫離了宗教範疇。

“詭辯……”康熙點頭道:“喜歡詭辯之人,大多也精通文過飾非。哼!”康熙想起了刑部的案子,富爾祜倫和其他人的密奏裏寫得很清楚,可刑部官員還在叫屈為自己開脫。